本 文 约 5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分 钟

听说过“禁烟区”“禁停区”,那你有听说过“禁糖葫芦区”吗?

不久前,许多在韩国工作、留学的中国网友发现,不少韩国小吃街里都出现了“No 糖葫芦 Zone”的告示和标语。而糖葫芦之所以被禁止,居然是因为其产生的大量竹签。有多少呢?不妨来看一下这张图——

即便是在糖葫芦原产地中国,这样的场面也令人惊讶。事实上,糖葫芦早已悄悄“制霸”韩国零食界。据韩国农水产品流通公社统计,在冷冻和即食食品领域的热门搜索词中,“糖葫芦”在年轻人群中排名稳坐首位。在韩国综艺中,也时不时出现糖葫芦的身影。在长播近三年的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韩国综艺《workman》中,近日专门播出了一期在糖葫芦店兼职打工的内容。

糖葫芦为什么如此受韩国人喜爱?除了糖葫芦,还有什么中国美食成功风靡国外?

糖葫芦的前世今生

关于糖葫芦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说明(详见:串上寿司、辣椒、鸡爪子……实不相瞒,糖葫芦真能凑成一桌“满汉全席”)。传说糖葫芦的诞生,是因南宋第三位皇帝赵惇为了给宠妃治病,征召民间大夫得到了一张药方,即用冰糖与山楂煎熬,每日服食。按照此方调理,宠妃病情很快见好,这张方子也由此名声大噪,传入民间。后为食用方便,改用竹签串食,也就成了如今“糖葫芦”的模样。

从目前所存的记载中,这个故事其实更像是后世对糖葫芦来历的附会。在宋人笔记和学者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南宋,糖葫芦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小吃零食。在与《东京梦华录》齐名、主要记载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梦粱录》中,记载当时沿街叫卖的商品,有一种叫“葫芦”的“戏剧糖果”(及小儿戏耍家事儿,如戏剧糖果之类:行娇惜、宜娘子、秋千稠糖、葫芦火斋郎果子、吹糖麻婆子孩儿等)。近代学者邓之诚为《东京梦华录》作注时,也提到北宋时民间流行博戏,街市上随处可见一些抽签的摊子。顾客付上几文钱,就可以来一签,按照签文获得对应的奖品(这大概也算一种宋代版的“开盲盒”)。所中之物各地不尽相同,往往以当地易得的特产为定。而京城地区的抽签摊子,就习惯用糖葫芦来当抽签的奖品(京师糖胡卢熏鸡果子抽签)。考虑到糖葫芦的制作需要热糖快速凝固,糖葫芦在北宋时即流行于京师的可能性,恐怕要比南宋时才在潮湿温暖的临安出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糖葫芦也变幻出许多不同的形态。单以制作方法论,糖葫芦就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用麦芽糖(北京称为“糖稀”)制作。麦芽糖质软、黏性强,因此用其制作的糖葫芦就可以“无限延伸”,在一些庙会上甚至能够出现五尺多长的糖葫芦(约合1.6米),堪称“糖葫芦届三阿哥”。最正宗的大糖葫芦出自两个地方,一处是北京厂甸,一处是大钟寺。这两处的大糖葫芦还有时间分工,大钟寺的糖葫芦只做冬日和春季,厂甸更是只做春节前后。错过这个时间,可就没有这样的大糖葫芦可吃了。

厂甸庙会上的糖葫芦。对,就是像天线一样长的那几根。

第二种则是用白糖来制作,有点像如今炒货店里常见的糖炒山楂。这样制作出来的糖葫芦,外表看起来就像落了一层雪一样覆着一层白霜,特别符合冬日的气氛,别有一种美感。

不过要论最正宗的糖葫芦,自然还是要用冰糖来制作。冰糖透亮、薄脆,视觉上可以让水果更加鲜艳诱人,味觉上能够调节水果中的酸味,既是饱口福,也是饱眼福。在寒冷的冬日,看见这样一丛红艳艳、亮闪闪的果子从面前经过,谁能忍住不食指大动、跃跃欲试呢?也难怪画家查加伍要将其称为“仙果”了。

在韩国有关糖葫芦的视频中,有人注意到这些糖葫芦摊位上,我们印象中最具代表性的“红果”冰糖葫芦并不常见,而是以各种水果的什锦组合为主。事实上,早在清代,我们的糖葫芦就有了用山药豆、葡萄等瓜果所做的冰糖葫芦。清代杂记《燕京岁时记》中写有:“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即便是我们熟悉的“红果”冰糖葫芦,也不完全都是山楂做的,山里红、海棠果,都可以成为冰糖葫芦的原料。因此,糖葫芦本身就是各种水果组合而成的,完全不存在“水果糖葫芦是韩国的,山楂糖葫芦才是中国的”这种说法。大约是因为山楂的酸与冰糖的甜正合适,红红的颜色也更符合过年、庙会这样的时节和场合,因此我们总是习惯把“冰糖葫芦”理解为山楂葫芦。

为什么韩国人喜欢吃糖葫芦

要想知道为什么糖葫芦能在韩国零食界“大杀四方”,首先要了解一下韩国的饮食文化。

本土较为简单的饮食体系,为各种饮食文化的进入大开方便之门。而糖葫芦无疑符合了韩国的饮食需要。韩国饮食中极少出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所缺少的营养成分往往通过各种营养补剂补充。而糖葫芦由各种新鲜水果制成,一份糖葫芦的水果用量并不大,在水果卖到天价的韩国,价格相对比较亲民,也比吃补剂要更美味。再加上糖葫芦本身酸甜可口,正好符合韩国喜甜的口味。因此糖葫芦能够在韩国走红,实在不足为奇。

毫无疑问,糖葫芦在韩国的爆火,既靠它自己的“个人素质”,也离不开外部的推动和驱使。而这些促使糖葫芦流行的外部条件,或多或少都与韩国年轻人高压力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希望糖葫芦甜甜的外壳下,能够多少弥补些许韩国年轻人内心的酸涩。

除了糖葫芦,这些美食“结伴出征”

在韩国评论糖葫芦的流行时,我们时常看到一个词与之并列出现:麻辣烫。韩国人还专门为其创造了一个词“麻辣糖(烫)葫芦”,给它俩“组了个cp”,用来描述新一代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作为糖葫芦几年就开始“横行”韩国美食界的前辈,麻辣烫早已在韩国火爆多时。辛辣的口味、简易的烹调方式,无一不精准击中韩国人的饮食取向。麻辣烫最早起源于同样湿气较重的川渝地区,由当地船工和纤夫就地取材,发明出一种边吃边涮的食物。这种食物后来分化出两个方向,走上正经席面的,成了如今的川渝火锅;潜入街边小吃、货郎挑担,并由此为了食用方便插上签子、提前煮熟的,就变成了麻辣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川渝地区就流行有这样的顺口溜:“八十年代街边站,电杆脚下烫串串,一口砂锅几样菜,一盘干碟大家蘸。”足见麻辣烫的受欢迎程度。

除了这些精准俘获韩国人嗜辣口味的食物,还有一些食物则是迎合了韩国制酱的喜好,这就是炸酱面。在去年凭借《黑暗荣耀》中朴妍珍一角爆火的韩国女演员林智妍,今年又凭一段“吃面”的镜头贡献名场面。网友纷纷评价:“要不是吃过韩国炸酱面,单看这一段吃面的镜头真会馋疯。”单从制作方法来看,韩国的炸酱面和中国几乎一致,都是面条煮熟后过凉水,然后拌上酱料。只不过我们一般都用大豆酱,韩国则会视自己的口味喜好,使用海鲜酱等不同风味的酱汁。

论起炸酱面的起源,还得看这几种食材——大豆酱和过水面条——各自的发展历史。大豆酱的起源,最迟可定于汉代,那时的酱还被称为咸味的“醢”和酸味“醯”。北魏贾思勰所著《齐名要术》中,已经总结记录了当时豆酱、鱼酱等多种酱料的制作方法。面条则最迟出现在晋代,凉水过面的方法则在唐宋已有记载,称为“冷淘”。那么到底谁是第一个把大豆酱放进过水面条里的人呢?目前可见与如今炸酱面最相似的吃法,还得看元明之际文人的记述。在这一时期,韩奕所撰的《易牙遗意》中,记载了一种面条下熟后,用“麻腻、杏仁腻、咸笋干、酱瓜、糟茄、姜、淹韭、黄瓜丝做齑头”的“水滑面”,做法上已经十分相似,如今炸酱面中必备的黄瓜丝也已出现。之后又经历长期的发展,最终在清末定型为我们如今所见的炸酱面。

你还知道哪些在韩国常见的中国美食?它们与本土风味有什么区别?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你的经历。

参考文献:

李有撰. 梦梁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宋)孟元老;邓之诚校注.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2.01.

梁实秋作.人间烟火味儿,最抚凡人心[M].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

李春方,樊国忠著.闾巷话蔬食[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8.03.

孙双双.麻辣烫:惊艳冬奥的传统美食[J].中国食品工业,2022(04):86-87.

陈学智.炸酱面与老北京炸酱面史考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9,2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