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上海报道

2023年上半年,传统商超等来了久违的持续盈利的曙光。

近期,永辉超市与家乐福中国母公司苏宁易购先后发布财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线上零售以及会员制商店的夹击之下,两家公司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调优。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财报。财报显示,苏宁易购2023年上半年营收340.4亿,较上年同期的372亿元降8.52%。但与此同时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亏19.3亿,较上年同期的净亏27.4亿元收窄29.6%;扣非后净亏19.7亿,较上年同期扣非后净亏27.6亿收窄28.58%。

永辉超市2023年上半年则实现营业收入达420.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74亿元,同比增加4.86亿元,扭亏为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达9933万元,同比提升5.56%;综合毛利率达21.99%,同比提升1.64个百分点。

对于盈利的原因,永辉超市在财报解释称,一方面是公司对于线下门店调优升级所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期间费用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仓店合一”模型,加速推进自身全渠道数字化转型,从而保证线上业务增速稳健。

加速门店调优

过去两年来,家乐福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期间先后陷入“购物卡挤兑”、“大规模关店”、“供应商纠纷”等多重舆论漩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传统商超在国内零售市场中的困境。

财报显示,2022年整年,苏宁关闭了58家家乐福门店,但2023年开始,家乐福中国加速业务调整,其上半年共关闭106家门店,现仅存41家门店,累计门店面积缩减63.56万平方米。

而频频关店也是家乐福中国营收失速下的被迫之举。2020年到2022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分别为255.74亿元、208.78亿元及139.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5亿元、-33.37亿元和-20.8亿元。

此外,由于自2023年1月份起受外部复杂环境影响且储值卡集中消费现象有所蔓延,家乐福中国2023年1月份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9%,但环比上升约44.2%,2023年2月和3月,家乐福中国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5.0%、77.4%,环比分别下降54.63和31.25%。

与此同时,永辉也在加速门店调整的步伐,上半年,其关闭超市门店29家。而这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营收下滑。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营收下降一方面受到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进行门店调优,淘汰长期亏损门店,谨慎开新店,导致门店数量减少。

数字化转型

在上述背景下,线上业务成为传统商超突围的一把利器。

永辉超市曾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39.44亿元和27.63亿元,两年亏损总和超67亿元。自新任CEO上任以来,永辉超市开始将“科技永辉”打造为自身的战略。

根据永辉2023年半年报,线上业务方面,2023年上半年贡献营收达79.2亿元,同比增长4.4%,占总营收的比重为18.7%。而得益于品类结构优化及供应链效率提升,永辉线上业务的商品毛利率为近3年最高。

截至2023年8月,永辉上线电商仓合计940家,其中基础全仓135家(覆盖15座城市)、高标半仓131家(覆盖33座城市)、店仓一体652家(覆盖181座城市)、卫星仓22个(覆盖重庆市,福州市,北京市)。截至今年8月初,公司首批规划的近300家待调优门店,已完成近70%,其中部分焕新门店在二季度的客流量环比增加了近10%。

而山姆则进一步完善自身时效上的履约体验,8月22日,山姆青浦赵巷云仓正式开启,让市民可以直接通过线上下单。作为门店的补充,“一小时极速达”服务,满足了线下店之外更多市民对于购物的即时需求。

但在积极布局数字化的同时,永辉超市依然面临着低价内卷的压力。

近期,“盒马山姆商战杀疯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仓储式会员店盒马和山姆纷纷下调榴莲千层蛋糕的价格。据悉,山姆的榴莲千层蛋糕售价从128元直线下降至85元,盒马同款蛋糕则从活动价99元调整至79元。

而这对于并不以性价比取胜的传统商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在国内电商零售如此发达的背景下,线下门店应该注意在“购物体验”与“核心品类”两方面发力,以此获得相对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