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裕小学基于“新基建”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校园。

成立于2020年9月的宝安区海裕小学,仅用了三年时间,便从“新秀”蜕变成为教育圈的一匹实力“黑马”,成为众人有口皆碑的优质教育品牌,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海裕小学自建校以来,以“尚善教育”为办学理念,“未来学校”为定位,借助信息化手段,精心打造六大“善育工程”,蕴育六大“善育文化”,培植六大“尚善基因”,滋养三大“尚善群体”,厚实六大“友好关系”,从而实现“五育并举”,为学生点亮幸福人生。

学校通过全方位智能化的技术获取数据、积累数据、分析数据、反馈数据,并将数据分为治理、教学、研修、评价四个板块驱动学校创新发展,形成各类决策“有数可依,依数而智”,探索具有海裕小学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之路,努力构建具有双区示范效应的儿童友好型数智化海洋生态学校。

打造标杆智慧校园,实现评价友好

学校基于“新基建”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校园,围绕“治理、教学、研修、评价”这四项智慧校园核心业务,开发了“海裕之光”AI教育大脑,以“数字档案”记录尚善群体发展过程,驱动学校赋能治理,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教学、教务、家校共育服务。

学校以“上善若水、向光而行”为校训,数智化校园大平台以“海裕之光”命名,意为“向光而行,点亮未来”。“海裕之光”在教育部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与学校筹建同时就着手开始设计,至今雏形初现。

另外,“海洋课堂”是学生在校的过程性评价工具,是辅助教师对学生全方位评价的智慧校园应用,提高教师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每日在学校成长留痕。“数字档案”利用扩展功能后的班级圈、学校圈等记录学生宝贵的成长、活动以及课外数据,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同时集合以上两个应用的数据,让教师、学生成长数字化,让成长数据无感留痕,有痕使用,最终实现既提高三大尚善群体的自身认知与发展,同时也为学校管理赋能。

综合全景数据分析,实现导向友好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因人导学、因类促评,提高育人实效。学校构建了“埋点采集-聚类分析-反馈调适”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型,探索学生数字档案,推动过程性评价。

举例来说,学校借助海洋课堂的教学应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情绪等变化情况,再聚类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形成相应的矫正与干预对策,学科导师与德育导师也能通过相关数据时刻调整教育教学策略。

学校将数据分析的另一目标定为基于数据的人工干预下的学习资源个别化推送,为未来的智能化推送奠定基础。基于伴随式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大数据聚类分析,初步形成学生的数字档案,开展个别化的教与学,实现教学活动智能化、教育评价过程化、教师档案电子化、学校管理赋能化,提高教与学的效益与品质。

融通全人培育平台,实现发展友好

学校在建校初期,便确立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即线下海裕小学至善课堂结业,线上尚善云学堂开课。尚善云学堂目前已推出幼小衔接、尚善基因和尚善云朵朵三大微课程系列,并荣获宝安区寒假特色作业设计一等奖。

学校以课程为导向,课题为引领,开展了广东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儿童友好视域下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研究”,制定了海裕小学学生综合素养“尚善基因”评价制度,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数据多维与评价方法多样的尚善少年友好评价体系。

峥嵘光阴,海裕小学以湾区高标准、高品质的定位稳步快速发展。学校成立三年来,荣获深圳市最受关注新锐学校(园)年度奖,被评为深圳市儿童友好基地、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学校、深圳市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优秀学校、广东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立项学校等。

新时代,新征程。未来,海裕人将继续在“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下,在国家、省、市、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中,着力推进海裕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砥砺前行,不断探索数智化支撑下的评价改革与未来学校建设,力争为新时代数智化学校建设再谱新华章。 文:何思敏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