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前几年的上市潮,今年以来,食品饮料赛道,释放更多的是终止或暂缓IPO信号,或是企业迟迟没有更新的上市进程。

据证监会和沪深北交易所网站统计显示,截至9月6日,年内共有182家拟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请终止审核。其中,170家因主动撤回申请而终止审核,占比93%;12家审核不通过,占比7%。

其中,在食品领域,仅在近日,已有3家企业主动宣布终止,为老乡鸡、沃隆坚果和鲜美来。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上市为何会出现如此趋势?以食品行业为例进行分析,关于企业上市“潮落”的原因,我们能否窥见一二呢?

01

全面注册制“劝退效应”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6日,上交所官发布消息,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鲜美来”)主板IPO终止,终止原因与老乡鸡一样,系保荐人主动撤回申请;9月4日,上交所披露沃隆食品的上市审核进程被终止;8月28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老乡鸡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随着食品企业撤回IPO的频率加快,业内关于企业IPO的讨论亦逐渐增多。

业内人士表示,老乡鸡等食品企业此番冲击上市失败,或许与餐饮行业在A股上市审批标准和流程更加严格的趋势相关。今年2月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后一则“IPO红绿灯行业审核标准细则”的消息传出,称食品、家电、快消餐饮、家具、服装鞋帽、涉疫企业上市或将受限;集成电路、先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科技医药类企业上市或将获支持。

目前,在食品赛道,除以上三家企业,大洋世家、紫林醋业等均表示撤回IPO。IPO市场排队企业包括阿宽食品、蜜雪冰城、乡村基、杨国福、八马茶业、丰岛食品、索宝股份、中乔体育、德州扒鸡、认养一头牛、茶百道等知名企业。

综合来看,处在上市队列中的企业状况似乎均不太顺利。如八马茶业因财务问题中止进程、老娘舅和德州鸡扒这两家餐饮连锁品牌仍停留在3月底的“已问询”状态……或久未获得批复、或经营问题被质疑等,想要上市的食品企业正在面临各种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监管是否更为严格,以及是否设有“红绿灯区”,8月初,有媒体报道称,某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其实政策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02

行业或进入“淘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全面注册制“红绿灯”区传言目前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最新来看,收紧IPO节奏的相关政策于近日发布。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表示将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对此,有投行从业者表示,IPO阶段性收紧意义重大,可缓解从市场“抽血”的巨大压力。截至8月28日,今年A股市场有242家公司首发IPO,共募集资金3031.66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募资额为12.53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资金量一定的前提下,短期内新增IPO数量越多,每家企业能够分到的资金量就越少。

事实上,近年来,食品赛道竞争加速,不少企业为应对市场竞争,上市成为他们选择的不二选择,亦因此,IPO市场一直保持高温状态。不过,这一现象在今年降温明显。

数据显示,7月至今,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沪深交易所处于“零受理”状态,仅北交所受理了3家企业。

值得思考的是,阶段性紧缩政策的实施,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未来将对想要上市的公司提出更高要求,或对公司的商业化能力、确定性程度都有了一定提高。

以老乡鸡为例,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老乡鸡品牌的张力,品牌效应及规模效应还没有完全凸显,其也面临着一定的运营压力;沃隆食品市占率持续下滑,创新能力备受考验……企业未来或更加关注内功的修炼。

不可否认的是,IPO阶段性收紧政策虽然使得不少企业被挡在了IPO“高墙”之外,但更加速了行业“大浪淘沙”的过程,突破重围上市的企业或能获得更高市值,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与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