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咱俩再也不要合作了,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在《结婚进行曲》的拍摄现场,妻子张芝华对丈夫郭凯敏下了最后“通谍”。

郭凯敏,当年被电影《庐山恋》捧红的“抢手男”,连红极一时的女星张瑜也仅仅是与他做“荧屏情侣”的份儿。

在外人看来,有幸“揽得佳婿归”的张芝华为何会对郭凯敏如此失望?

而就在不久前,张芝华还曾是郭凯敏去北影进修的鼎力支持者。这里不得不翻开张芝华与郭凯敏的爱情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东北小伙郭凯敏出生于吉林长春。因从事地质工作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跟着祖母生活的郭凯敏只得成了“留守儿童”。

也许是父母疏于陪伴的原因,童年的郭凯敏胆小拘谨,甚至有些自卑。

好在郭凯敏有着祖母的疼宠,爱唱歌的郭凯敏可以无拘无束在田野里撒撒欢,吊吊嗓门。

还别说,郭凯敏还真有表演的天份。不仅歌唱的好,一口普通话也字正腔圆。在校读书期间,便成了校园的明星人物。

机缘巧合,1975年,正值上海电影制片厂到各地物色新人。

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郭凯敏被上影厂慧眼选中,名气不亚于郭凯敏的同龄人张芝华也赫然在列。

当时同进上影厂的不乏有后来的大腕明星:张瑜、陈冲、陈虹梅,王伟平……他(她)们同时成了上影厂的名角张瑞芳老师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张芝华,在张瑞芳老师的悉心栽培下,不断有像《万水千山》《甜蜜的事业》等话剧作品问世。

而相对于成名稍晚的郭凯敏,还在默默无闻的蛰伏中。“好饭不怕晚”,郭凯敏也很快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第二个春天》。

剧组原本让他饰演剧中的战士“小王”,尽管角色不起眼,戏份也不多,但好歹是个贯穿全剧的人物。

这对于初出茅庐的郭凯敏来说,也够兴奋一阵子了。况且还可以跟自己喜欢的名角于洋老师一起演戏。

为此,郭凯敏在分到“小王”的角色后,第一时间拿到了剧本,细心揣摩,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大有“演出个样子给众人看”的气势。

就在郭凯敏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手之时,不料,导演却“变了卦”。

“小郭啊,你还是演剧中的小李好了!”导演与其说是征询郭凯敏的意见,不如说是对郭凯敏的考验。

只可惜郭凯敏耗费将近一周时间对剧本人物的筹备,还要重新再来。更令郭凯敏“内心纠结”的是,导演分配的“小李”角色,剧本自始至终仅仅有七个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角色不分大小,镜头也无须在意多少。郭凯敏珍惜每一次出镜的机会。

沉下心来的郭凯敏,单单为这七个镜头“苦练”了两个多月。在正式开拍时,郭凯敏仅用两个小时便让这七个镜头一路通关。

“小郭演得不错!”,喜得导演索性赏给了郭凯敏一个“编制”,成了“编内人员”。

这下郭凯敏不仅在上影厂有了落脚处,爱情也悄悄降临。

与郭凯敏一同被招进上影厂的张芝华,二人在拍摄《好事多磨》剧组相识,并因此开启了爱情旅程。

好事成双的郭凯敏更大的喜悦还在后头。同年,郭凯敏与张瑜一同出演了轰动影坛的《庐山恋》,这对荧屏金童玉女在银幕上贡献了青涩的初恋,并开创了中国吻戏的先河。

既然是荧屏情侣,少不了荧屏外的“私下交流”,为此有人调侃张芝华会不会为此吃醋。

或许是观众对两人塑造的情侣形象先入为主,以致现实中郭凯敏与张芝华出入成双,观众为张瑜“忿忿不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现实生活中三人的关系挺要好,反倒是郭凯敏与张瑜在拍戏过程中有时会有意见分歧,还多亏了张芝华出来劝和。

郭凯敏虽然荧屏上将初吻给了张瑜,生活中却信守承诺与张芝华牵手婚姻。

婚后的两人,共同的志趣,相同的爱好,演艺事业上更是突飞猛进。

《女大当婚》《滴水观音》《忘不了你》……张芝华新剧不断;

《邮缘》《小街》《卖大饼的姑娘》《青春万岁》……郭凯敏的新作也不居人后;

表面风光的背后,开始潜藏着危机。两人看似表面婚姻幸福,事业蒸蒸日上,但在事业与家庭处理问题上逐渐心生嫌隙,甚至有些水火不容。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干修班招生。专招有表演基础且未受到过大学系统教育的在职演员,面对来之不易的进修机会,郭凯敏自然不愿错过。

为此上影厂的导演杨延晋持反对态度,甚至直言:表演是演来的并不是学来的,况且此时郭凯敏正当红之时,也不是进修的最佳时机。

此时的郭凯敏自然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但郭凯敏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愿望:自己想做导演。

当时的张芝华已有孕在身,身边正需要有人陪伴与呵护。但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张芝华还是选择了“成全”郭凯敏北影进修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芝华独撑自己孕期少有人关怀的日子,甚至有时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不该如此委屈自己。

但直到自己体验到初为人母的喜悦,加之自己当初也是心甘情愿地为丈夫付出,痛并快乐着。

可两人的婚姻并没有因孩子的到来而更加幸福,进修回来的郭凯敏似乎并不满足于当下的事业处境。

两人往往意见不合,甚至互生埋怨,以至于出现开篇两人在《结婚进行曲》的拍摄现场,令张芝华失望之极的场面。

独自带娃,还要照顾家庭,张芝华期望向家庭回归。而更多考虑自己事业的郭凯敏却不愿放弃一门心思做导演的执念。

生活的“鸡零狗碎”,观念的冲突,1990年,两人矛盾逐渐升级,郭凯敏与张芝华只得以离婚收场。3岁的儿子留给了张芝华。

据传,导致两人离婚的主要原因:郭凯敏想调往海南电视台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开张芝华不愿离开土生土长的上海不说,郭凯敏很大程度上想借海南电视台工作的这块跳板实现自己做导演的愿望。

郭凯敏为做导演梦“抛妻舍子”,丟弃了现有的事业,并付出了离婚的代价。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离开上影厂的郭凯敏,在海南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离婚后的郭凯敏,在拍摄电视剧∥

为了支持郭凯敏的事业,刘晓春追随郭凯敏远赴海南,两人连在海南的婚礼都很低调。

令郭凯敏想象不到的是,自己在海南电视台的发展前景渺茫,不要说继续做导演梦,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贫贱夫妻百事哀”,加之刘晓春也没有经济收入,为了节省开支,生活拮据到连回老家过节都成了奢望。

好在善解人意的妻子刘晓春从无怨言,两人在有了儿子郭乙桓后,为了生活,两人前往北京发展。

带着妻儿做“北漂”的郭凯敏,人气早已不复存在。郭凯敏不得不四处接戏挣钱糊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生存,曾是上戏高材生的刘晓春,也曾有过女主角的辉煌,如今也要不惜屈尊到物业公司打工。

历经“一番折腾”的郭凯敏,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有着资深演艺经历的郭凯敏,在导演朋友的引荐下,开始复出拍戏。

郭凯敏毕竟是影视圈“老面孔”,亏得还有老观众捧场,《国家公诉》《王屋下的传说》《大明圣医李时珍》……新作品,“老面孔”

郭凯敏重拾影视圈记忆。

重归演艺圈的郭凯敏,历经打拼,更珍惜事业爱情的不易,如今已在京城买房定居。

近些年,影坛回归的郭凯敏还不断有像《烽火抗大》《扶贫主任》这样的作品问世。

据悉,郭凯敏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文艺细胞,开始涉足影视圈大有子承父业之势。

带着儿子离婚的张芝华,也曾有过一段难熬的时光,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值得欣慰的是,复出拍戏的张芝华离婚后全力放在事业上。过去的“影坛王者”回归,《儿女情长》、《何须再回首》、《棋王恩怨》、《重返石库汀》等电视剧隆重登场。

有人说张芝华“市井太太”的荧屏形象令人耳目一新。七公子这里插句嘴:张芝华有点像与过去生活中的家庭主妇告别,人终归要在不断试错中改变。

离开郭凯敏的张芝华,幸遇爱她的画家查国均。她爱他的成熟稳重,他欣赏她饱经沧桑后的成长。

两人曾风趣的斗嘴:“你为什么不画‘那种更挣钱’的画?”她嗔怒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不是同样不愿演‘那种来钱快的’戏?”他温柔的回击却更有力量。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做,更不要为了钱什么都做,两人固守着同样的理念。

查国均为了两人相守,不惜将事业从外地转到上海。

或许郭凯敏与张芝华的婚姻并不被人看好,从最初的心心相印,甚至甘于付出,到最后的决然分手。

有人会感叹张芝华的一味付出,有人会愤懑郭凯敏的太过自私,更可气的是有些太过好高骛远。

但两人最终从原有的家庭模式中有所突破,并再次收获了各自的爱情。

幸福的婚姻定义为合适的时间遇上合适的人,但并不是每次的相逢都是最美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