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拿铁”大家都喝了吗?
这几天“酱香拿铁”刷爆朋友圈,大人们纷纷尝鲜,孩子也忍不住想要试试。
同事林姐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三,昨天下午的时候给林姐打电话,指明了非得要一杯“酱香拿铁”,说是同学们人手一杯,大家朋友圈都发了。
林姐今年40多岁,平时别说咖啡了,就连饮料都不怎么买,听见女儿的要求,简直一头雾水。
后来还是问了同事才知道,原来女儿要的是现在正火的“网红咖啡”,一杯要38元。
听到这个价格,原本已经答应女儿的林姐有些不淡定了,花38元就为了拍个照片发朋友圈显摆一下,林姐怎么想都觉得不划算。
但哪怕林姐跟女儿好说歹说,女儿也是油盐不进,非得要喝这杯“酱香拿铁”。
于是,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的林姐,下班以后又匆匆忙忙赶到咖啡店,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才总算把这杯咖啡给女儿买了回去。
结果,女儿拿到咖啡拍了几张照片,尝了一口后扭头就把咖啡扔进了垃圾桶,还说了一句“真难喝”。
无奈之下,林姐只好又从垃圾桶里把咖啡捡了起来,自己喝了个一干二净,却失眠了一整晚。
林姐和丈夫只养育了这么一个女儿,虽然两个人挣得不多,但对女儿打小就是有求必应,称得上是付出了满腔心血。
可等到孩子越来越大,林姐却突然发现女儿越来越难管,要求也是越来越五花八门,有时候林姐忍不住想:
“富养”了孩子这么多年,是不是有些做错了?
普通家庭富养孩子,父母最痛苦
林姐的这段遭遇,让我想起来新闻里的另外一位父亲。
这位父亲的职业是清洁工,走进手机店,不好意思地询问有没有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店员经过询问得知,原来这位大叔是买给自己孩子的。
虽然因为这件事,父子俩吵了很久,但最后还是父亲妥协了。
店员把手机拿出来后,这位父亲颤颤巍巍地把钱从兜里掏出来,除了一些百元大钞之外,还有很多散落的零钱,甚至还有一堆钢镚。
店员实在看不下去,就给大叔的儿子打去电话,想问问买个价格便宜一些的老款手机行不行。
可孩子死活不同意,就要买最新款。
最后清洁工父亲还是如了儿子的愿,为给儿子买手机,拿出好几个月的工资。
每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全部的爱,但有时候,这份爱却会变成超出自身能力的“富养”,成为对孩子一味地宠溺和纵容。
上海科学院沙拉曾说过:
“中国父母给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这种拼尽全力,把一切都奉献给孩子的家长,不仅往往难以满足孩子越来越不切实际的需求,还会让自己承受更多生活的劳累和苦痛,最后难过的还是自己。
穷养自己富养孩子,只会养出“白眼狼”
现实生活中,类似林姐的家长其实不在少数:
哪怕自己几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也得给孩子安排上各种新款鞋子,不能让孩子“丢面子”;
虽然自己还在用着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孩子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也不能少,而且还要年年换。
可我们仔细想一想,一味地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真的能换来孩子的感恩吗?
事实证明只会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英国纪录片《他们被宠坏了吗?》中,有位妈妈同时打着3份工,每天过着辛劳无比的生活,她的女儿却妆容精致,名牌鞋子能够摆满一整面墙。
提到妈妈的辛苦,虽然女儿嘴上说着:
“妈妈很辛苦,我要赚钱给妈妈买礼物。”
可实际上,她明明知道妈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才过得如此疲惫,却依旧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淡定地表示“我又没让她买”。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即便是孩子也是如此,家长只顾着富养孩子,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只会让孩子的欲望无限膨胀,最后成为一名“白眼狼”。
别让孩子成为家里的“特权阶层”
教育家三川玲曾经说过:
“不要把孩子塑造成家里的另外一个阶层。”
普通家庭的家长把孩子养大已经很不容易,盲目地一味富养,只会让孩子习惯父母的付出,愈发变本加厉。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人因为父母不够富裕,抱怨他们太没用,不能带给自己潇洒的生活;
有人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的“命贱”,没能投胎到好人家;
还有人因为要不到钱,对父母拳打脚踢。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些普通家庭对孩子过度富养,已经将孩子塑造成了家里的“特权阶层”。
他们想的不是父母养育自己有多么不容易,而是父母为什么没能给予自己最优渥的生活,自己不应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
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在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该拒绝时拒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易,认清生活的真相。
普通家庭“富养”孩子,对孩子、对家长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老苗结语:
所谓的“富养”,其实并不是给予孩子花不尽的钱财,满足孩子一切的欲望。
而是应该富养孩子的内心,为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道德品质,让他们能够懂得自食其力,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别盲目富养孩子了!
今日话题:你对普通家庭富养孩子这件事怎么看?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