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展厅中,每一件展品都有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19世纪末,当八国联军疯狂地在中国首都掠夺财富时,其他探险队伍则深入到辽阔无边的戈壁,目标直指那些隐藏在大漠之中的中国瑰宝——敦煌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来自英、法、德、日等国的“文化掠夺者”,以科学考察的名义,野蛮地夺走了敦煌无数的珍贵宝物。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掠夺者无疑是英国人斯坦因。在这场文化掠夺中,大英博物馆由于斯坦因“贡献”,成为了现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煌,这个在汉唐时期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经历了丝绸之路繁荣的1500多年,积累了大批珍贵的文物。除了我们熟知的壁画,敦煌遗书更是一份历史的瑰宝。这些敦煌遗书,从东汉至元代,总量约五万余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涵盖佛经、数学、地理、历史、政治、贸易、哲学、军事、民族、民俗、音乐、舞蹈、文学、语言、书法、医学、兽医、工艺、体育、水利、翻译、占卜书等多个领域,广泛反映了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们是研究中古社会生活的无比珍贵的资料。尤其是科技史文献,更是敦煌遗书中的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宝物,原本静静地躺在莫高窟第16号洞窟的密室里,直到斯坦因等外国探险家的到来。斯坦因,这名犹太血统的英国人,小时候因犹太人在欧洲的排挤,被父母送去接受基督教的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有机会接受教育,并在大学里对神秘古老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时,他主攻的就是东方语言学和考古学。1900年,斯坦因开始了他在中国的第一次考察,深入西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掘了和田遗址和尼雅遗址,将发掘出的数千件文物带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甚至还将科考的所见所闻写作报告发表,激起了其他国家文物掠夺者的兴趣,就像大海中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味。1906年,斯坦因进行了他的第二次中亚考察,深入到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的长城遗址进行挖掘,并找到了大量的汉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一位名叫王圆禄的道士在莫高窟中发现了敦煌遗书。斯坦因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最终带走了5万多部敦煌遗书中的1万多件精品此后,斯坦因又三次来到中国,前后五次以考察之名,从中国的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盲目挖掘,使许多原本保存在流沙城中的文物毁于一旦。跟随他脚步的其他掠夺者,在他之后,更是将壁画整块割下带走,大型佛像运不走的部分,他们就切掉头部带走。至今,敦煌文物散落世界各地,以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最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国的环球时报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希望其无偿归还中国的文物。然而,英国的回应却是拒绝归还,并借口侮辱性的荒谬理由进行狡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何要提及斯坦因这个人呢?因为他和大英博物馆的行为不谋而合,一个明目张胆的文物掠夺者,却在国际上被誉为著名的考古学家。正如大英博物馆,一个掠夺者的藏宝库,却是全球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为何要铭记历史呢?因为我们不希望在很多年以后,当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中国的文物时,他们不知道那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是被掠夺者割走的历史。我们希望,所有被掠夺的文物,都能最终回归到他们真正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