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8年的淮海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场大对决。

双方共投入百多万兵力厮杀较量、逐鹿中原。

而该战的一大高潮序幕,揭开于碾庄。

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在此战死沙场,部队十几万人全军覆没。

按理说,葬身于别人的地盘,原本无人为其收尸。

令人意外的是,最终黄百韬的尸体却逃过搜查,被偷偷运回南京。

甚至还安葬在了明代开国功臣之墓旁,且完整保存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当年解放军的敌手,其尸体究竟是如何被运回的南京?

坟墓又为何能完好保存的呢?

愚忠骁将黄百韬

黄百韬的死亡真相,多年来一直是雾障重重。

有人说他是举枪自尽而亡;

也有人说他是身中流弹而死,莫衷一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他是困亡于解放军的包围,亦是自己的愚忠。

众所周知,蒋介石重用嫡系亲信。

然而,黄百韬没进过黄埔,也没有过硬的靠山。

无派无系却能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与重用,在庙大水深的国民党混得一席之地,实属“奇迹”。

事实上,他能引起蒋介石的注意,主要是因为皖南事变。

黄百韬正是皖南事变的主要策划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他一直想靠个人努力,在国民党混出名堂。

然而即便其曾凭借得奖的军事论文,得到何应钦推荐,但在军中也难以出头。

就连一手提携他的顾祝同,对他也只是表面热情。

黄百韬这个没有根基的人,要想从幕后跳出来掌握军权,必须豁得出去,还要有过硬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国民党的“游戏规则”。

和我党看重个人才华不同,老蒋讲究的是背景、人脉。

正因此,他在国民党多次冲锋在前,狠辣干脆。

这才终于得到蒋介石的肯定。

连粟裕都说,如果一对一单挑,他也不是黄百韬的对手。

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黄百韬的表现,可以说在国民党内部出尽风头。

他打仗的特点就两个字:凶猛!

对待战俘,全杀;

阵地失陷,不管是否有友军,也一律全炸;

孟良崮一战,张灵甫被华野围困,蒋介石下令援救。

各路军官一声不吭,谁也不想去送死。

张灵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有黄百韬站了出来,真刀真枪拼死救援。

虽然最后我军更胜一筹,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强劲的对手。

毕竟,国民党军队大多数都惯会见风使舵,形势不利,跑得比谁都快。

而且与我军交手,黄百韬军团几乎不落下风。

他一度把华野打得很狼狈,着实是一名实打实的骁将。

可惜,其格局还是不够,未能看清长远形势,选错了队伍,最终折在淮海战役。

其实在淮海战役前,他就分析出刘伯承想牵制向徐州各兵团,让华野主力吃掉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跟徐州剿总刘峙提议,把各兵力集中在徐州周围,逐个击破粟裕与刘邓大军。

不过历史证明,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

非但这样,黄百韬困死碾庄,除了华野的战斗力,和自己人见死不救也有关。

本来此战蒋介石是以他做饵,钓华野主力这只大鱼,让邱清泉、李弥配合黄百韬内外夹击,消灭华野。

结果,黄百韬左等右等,援军就是迟迟不来。

原来当时,邱清泉李弥俩人只顾盘算得失,消极行动,还发布假军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种行为致使黄百韬错失突围机会。

其实两人这么做,在国民党内部早已见怪不怪。

他们都是蒋介石的心腹,一直都不待见黄百韬的杂牌出身。

而黄百韬一路的飞速晋升更是招人妒忌。

之前黄百韬拼死救援的部队没一个感激他的。

有的甚至还倒打一耙告黑状。

而这一切也被运筹帷幄的毛主席看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主席曾给粟裕发去电报: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

事实上,这个打法正是毛主席一贯的用兵原则。

即,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更重要的是,主席早已摸清蒋介石的为人和用人心理。

也正因此,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段对黄百韬军团的评价:

虽然是“杂牌之王”,但不管是什么牌,到了粟裕这里,都没有免死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百韬死后,被同僚仓促掩埋在碾庄野地。

只是站在对方角度,不论国民党,还是其妻柳碧云都不愿放任其遗体流落在外。

于是就有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运尸大戏。

偷运尸体回南京

黄百韬身亡后,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命手下挖了一个坑,将其尸体埋就地掩埋。

然后在一张烟盒纸上记下了地点,换上士兵服,一瘸一拐地往他们最后的突围地芦苇滩外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解放军对国民党伤兵态度还是比较宽容,愿意回家者皆可自行离去。

他就这样顺利回到了南京,报告了黄百韬兵团被歼一事,又通知了黄百韬之妻柳碧云。

柳碧云惊闻噩耗,悲痛欲绝。

随后,她苦苦哀求丈夫的副官李文杰,想法子把丈夫尸身偷运回来。

就这样,李文杰找了个帮手,黄百韬的好友张文远,他们扛着一箱香烟扮作烟贩就进了解放区,再辗转来到了碾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两人买了一副棺材,又叫上张文远的侄儿张昌庆;

再以每人每天一块银元的工资,雇来俩农民徐明哲和王大忠帮忙。

某天夜里,一行五人按照杨廷宴给的的地点,摸去芦苇滩将黄百韬的尸体挖了出来。

验明尸体上衣口袋里的兵团司令通行证后,他们就把人放进棺材抬上车。

三天后,五人来到五河县的一条大河边。

此河北岸是解放军,南岸是国民党军。

泾渭分明,森严对峙,对来往行人更是严格盘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状,他们只好先把棺材停在郊外,找了个客栈住宿。

各自忧心忡忡,担心明天要如何通过解放军的检查。

谁料,次日一觉醒来,大家发现李文杰已经人去床空。

堂堂国民党副官就这样被解放军吓破胆,逃之夭夭了。

见状,剩下的人更是慌乱不已,想来想去都不敢冒险运尸了。

毕竟,为了钱把命搭进去,可真是血亏。

于是,张文远叔侄二人,拿了十条烟就回老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只留王大忠和徐明哲两个农民面面相觑。

同年完全被这些人的操作震惊到了。

一个是副官、一个是朋友,到头来竟然如此不仁不义。

徐明哲拍大腿说:“他们都走了,咱留下干啥呢,也走!”

没想到,王大忠却不同意:“我们这要也走了,那黄百韬的尸体就没人管啦,这人活在世上,还是得积点阴德……”

徐明哲的火一下子窜上来:“黄百韬的军队欺压百姓还杀了那么多人,他是个恶人!不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大忠摇摇头:“人都已经死了,俗话说得好人分善恶,鬼不分善恶嘛。”

最终,王大忠还是说服了徐明哲。

因为黄百韬尸身难辨面容,两个人推着车顺利通过解放军的盘查,坐船到了南岸。

国民党团长吕鲁宝听了王大忠的讲述,又确认了遗体,心中大喜。

这可真是个白送的邀功机会啊!

为了独揽此功,他已悄悄决定半夜把王大忠、徐明哲二人干掉。

尚不知情的两人被安排了住宿,打算休息一晚,明天领了路钱就走。

黄百韬殒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晚上吃饭时,伙夫王凡杀了看门哨兵,前来告了密:“你们快走,晚了就没命了!”

原来,这人好打不平,是被抓来的农民。

他不想见老实巴交的农民送命,便起了救人之心。

王大忠二人知道后,惊怒交加:“不能让那姓吕的白白占了大便宜,我们得亲自把尸体送到家人手里才行。”

于是,他们偷梁换柱,把哨兵尸体装进棺材,利利索索清除了屋内血迹,带着真正的黄百韬尸体连夜跑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吕鲁宝神气十足地护送灵柩回到南京。

他谎称李文杰惨遭解放军毒手,自己拼死血战才夺回了尸体。

结果棺盖打开的那一瞬间,国民党一众军官以及黄百韬之妻柳碧云呆若木鸡。

众人随即脸色铁青。

吕鲁宝直接被一枪崩了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当天晚上,伤心至极的柳碧云意外遇见了王大忠和徐明哲。

二人开门见山:“黄太太,我俩送你先生的尸体来了。”

柳碧云听完前因后果,连忙叫车,随他们一同前往郊外一处山洞里把丈夫的遗体带了出来。

这回确认无误,她悲痛落泪,又连连感谢,捧出100大洋送王大忠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这俩农民却坚持不收,只愿拿4块路钱。

王大忠说:“太太,我们不是为了钱来的。说真的,其实我们做了件不应该做的事……”

然后,他俩就转身就离去了。

葬在明代开国功臣墓旁

事实上,对于黄百韬的死,蒋介石还是十分惋惜的。

毕竟在一众将领里,他是难得的有实力又老实打仗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老蒋追赠他为陆军上将,并派参谋次长代其公祭黄百韬。

然后,就安葬事宜,蒋介石也提出建议。

原本,他设想在南京紫霞湖山坡上建造国民党将军豪华墓区。

但局势风云变幻不由人。

那时,蒋介石都自身难保, 哪里还顾得上黄百韬尸体安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这个难题留给了黄百韬的妻子柳碧云。

丈夫身为共产党的敌手,加之手里确实沾了不少无辜百姓士兵的生命。

其墓地必须要低调,但又要便于后代寻墓祭奠。

她思来想去,看了好几处地方都不满意。

直到来到蒋王庙明代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墓地,柳碧云才把事情定了下来。

此处, 东望紫金山,南临碧玄武湖。

有山有水,郁郁葱葱,风景独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将丈夫墓地选在李文忠墓边,后人容易找到。

别人也会误以为是明代大将之墓。

于是,柳碧云选了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下葬。

紧接着,她在墓碑上刻下“黄焕然之墓”,便安心离去台湾了。

事实证明,此处的确选得好。

众所周知,新中国历经几次动荡,许多有古迹遭到摧毁,许多国民党墓地遭到破坏。

但黄百韬之墓,却几十年来安然无恙,没受到一丝惊扰,至今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来是有李文忠墓地掩护,二来解放前这一带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所以几乎无人知晓国民党骁将黄百韬,会长眠于此。

2004年,黄百韬的子女与孙辈首次从美国回到南京。

他们十分容易就找到了父亲的墓地,还举行了祭奠仪式。

如今, 游客来到李文忠墓地,便会看到,在李文忠墓后,立着一个长方形牌子。

上面有国民党党徽和“国民党将军黄百韬长眠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墓旁还有一亭,亭边的铁皮牌子上是黄百韬的介绍:“……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阵亡,其作战勇敢,身先士卒……”

不过对于这句话,还是不少人觉得不妥。

毕竟,他是皖南事变元凶之一,是在解放战争中杀我军人士不眨眼的侩子手。

当然也有人说,抛开政治立场不谈,他作为一个军人是合格的、是勇猛的。

只能说,历史已经发生,功过自有后人评定。

参考资料

胡兆才.黄百韬墓为何能保存至今[J].党史博览,2009(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