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8日,昌平区养老服务行业党委正式成立,并召开2023年第一次扩大会议,这是昌平区以党建引领养老服务行业治理的重大创新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养老服务行业党委将逐步探索党建工作有机嵌入行业治理的工作格局,形成有形有效的工作新路径,助推行业发展,促进全区养老服务治理能力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打造昌平特色的养老服务党建品牌。

昌平区新增3家养老服务驿站

11家老年餐桌

临近中午,天通苑北街道西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养老小饭桌”内,不少老人正有序排队等待取餐。随着工作人员打开餐箱,“养老小饭桌”内瞬间菜香四溢。红烧牛肉、肉炒双丝、风味茄丁等6个菜品,搭配着软硬适中的刀切馒头、米饭等主食。老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套餐,可以将饭菜打包带走,也可以选择堂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小饭桌开业之后真是的特别好,解决了我们‘吃饭难’的问题,大家直接刷养老助残卡就餐,饭菜既可口又实惠,吃得饱还吃得好。”这个于今年4月上线运营的“养老小饭桌”以其干净整洁的环境、荤素搭配的饭菜、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马先生成了这里常客,对它赞不绝口。

包括天通苑北街道西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养老小饭桌”在内,今年上半年,昌平区建设完成11家老年餐桌,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的饭菜。同时,昌平区全力保障养老服务相关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养老设施建设,建设并投用3家养老服务驿站,1家养老照料中心已完成装修改造,区级敬老院运营单位也已进驻现场开展筹备工作,预计10月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昌平区还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上半年昌平区开展消防安全及养老业务等方面培训12次,共培训900余人,并为全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开展巡视探访、个人清洁、健康监测等服务约20万次,完成34家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

此外依托“北康养e家”平台,昌平区整合服务资源,为辖区居家老年人,尤其是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昌平区共建成运营养老机构46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75家、老年餐桌达100个,为8000余名经济困难、计生特殊家庭和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并涌现出一批优秀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昌平区将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与各镇(街)沟通,指导各镇(街)梳理并深挖属地的养老服务设施,逐步织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空白点,提升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驿站覆盖率,提高“七有”“五性”监测评价考核指标。同时,依托区养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昌平养老助餐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区老年餐桌、助餐服务对象、助餐服务数据的实时化、数据化管理。

“我们也将积极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在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具有昌平区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昌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本报实习记者 王琦

通讯员 王星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