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目前不仅在半导体技术方面封锁大陆市场,还想在电动汽车领域排除中国市场。例如,我们寻求通过《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排除中国企业,不允许中国的电池供应链出现在美国企业供应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一场轩然大波正在掀起,因为在抵消美国法案的封锁行动中,外媒称:中美韩企业已全面联手,开始贡献力量。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企业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海外子公司、搬迁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拉拢美国企业和韩企,对抗美国法案封锁。其中,中国电池和材料企业正在与韩国企业合作,签署相关协议,可以有效绕过美国目前的封锁。此外,美国企业也在极力吸引中国企业采用技术合资的方式,比如福特与宁德时代的合作。

显然,我们正在尽力打破这种封锁,而在这种行动下,老美基本上是无法阻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CATL与福特的合作从一开始就被老美阻止。他们认为,这种合作将使美国企业更加依赖中国提供的技术,并不能降低陷入困境的风险。但福特多次强调,不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随后,老美又改变了解释,即他们认为宁德时代会从中获得补贴,他们并不想利用美国的补贴为中国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即便如此,福特依然没有放弃与宁德时代合作建厂。它找各种理由规避老美的阻挠,已经到了提供工厂补贴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拥有较为明显的市场地位优势。如果他们想避免在新一轮洗牌中被淘汰,就只能依靠中国的电池技术,让中国企业的供应更多地挤进美国供应链。而这就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占据领先地位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看到乐观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随着老美不断挤压中国的供应链,我们未来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他们会加深限制,让我们中国企业的投资在已经被规避、得到补贴的情况下“浪费”。不要认为这是夸大其词。就老美目前的态度而言,我们不得不对此保持警惕。但话虽如此,相比快速抢占海外市场,这个风险更应该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我个人认为,最令人担忧的是技术出口。虽然目前我们在这一领域优势明显,但海外设厂也存在固有的风险。除了资本之外,还可能存在技术被海外公司控制的情况。情况。尤其是老美已经盯上了,不排除他们会把技术据为己有。

正如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时所说,到了某个时候他们就会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这在老美面前可能只是表面的说法,但也值得我们重视。毕竟,技术是我们当今竞争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您对目前合资、海外设厂规避封锁的做法有何看法?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