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叶大仙来源 | 洞读(ID:dongdu2019)

很喜欢一句话:“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认为自己陷入了绝境,走进了困境之中,无非是心态滑向了崩溃的边缘里。

然后,信仰崩塌,信心全无,也因为越来越本能的自我内耗,陷入了一种无穷无尽地自我消耗之中。

其实,人生贵在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拿出一种豁达的姿态来做到知止,知忍,知足。

然后,内心平和,收敛自如,宠辱不惊地走下去。

就像贾平凹在《愿人生从容》一书中,写道: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

层次越高的人,他们就越是会从容淡定地过好生活,走好这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止,及时止损

古诗云:“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朵偏妍。”

凡事持着一半的一半的心态,便可做到阴阳平衡,从容前行。

的确,很多人一心只想着赶路,到最后似乎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痛苦。

最后,越焦虑,就越急着做一些事情,越急着想要得到某个结果,最终精疲力竭,痛苦而煎熬。

而有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心境不行了,就立马停下脚下匆匆的步伐,然后及时止损,好好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于是,保持一种适可而止的风格,以及带上一种及时止损的心态来对待事情,脑子随时可以转个弯,巧妙地化解难关。

古训中曾写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唯有冷静得下来,才能避免被坏心情、负能量包裹,最终自己才能在拥有一种清醒的头脑来面对人生。

如此,不慌不忙,不骄不躁,才能平心静气,稳得住心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道德经》言: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守心止步,学会点到为止,也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尽量让自己避免陷入困境、陷阱之中,然后清静不争,从容地安身立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忍,深谋远虑

俗话说:“忍能生百福,和可致千祥”。

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其实,每个人不可能每天都会面对大事,也不可能每天都有那么大的机遇和机会降临。

所以,如果只是为了一点小事,为了一些小问题而大动干戈,甚至就此陷入无尽的沉沦之中的话,本该美好的日子就会被完全浪费。

真正聪明的人,都知道深谋远虑地对待自己的一生。

对于值得的事情,对于值得的人,才愿意拿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善待。

如果面对小事、烂事、烂人就不断地斤斤计较,甚至不断地消耗自己的话,就很难真正有所建树。

实际上,与其事事计较,不如珍惜当下,面对小事、烂事、烂人,忍一忍,避一避,就可以很快地远离是非之地,然后更好地发展自己。

《论语·卫灵公》中说.: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驱除内心里的贪念、杂念、欲念,然后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地打磨自己,打造自己。

如此,慢慢地走出困境,也慢慢地熬走困难,最终一步步地取得属于自己的小成功,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简单的小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足,才能心晴

《省心杂言》中有云:

“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知足的人,一日三餐简简单单也是幸福,一年四季平平凡凡也很快乐

可不知足的人,哪怕一天顿顿山珍海味也食之无味,一年365天轰轰烈烈也觉得兴味索然。

懂得知足,你才能过得满足,过得满足,身体才会觉得轻松,心灵才会感到松弛。

就像弘一法师在《格言别录》写道: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纷繁人世间,诱惑太多,欲望太大,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知足常乐,更不是谁都可以控制得了自己。

懂得凡事适可而止,不要带着过高的期待去对待一些事情,久而久之,我们才能过得简单一点,轻松一点,松弛一点,开心一点。

然后,给生活留白,让自己每天都可以做到知足,随遇而安。

《礼记》有云: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人生本身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但只要你足够隐忍、知足、知止,知忍,无论是说话做事,或是待人接物,都是从容淡定,克制而理性的话。

那么,修炼好自己,在面对欲望时,有所满足,有所节制,有所忍耐。

最终,才能蓄势待发,进退自如,从容喜乐,好运常在。

周国平曾说过:

“生活原本就是有缺憾的,人生需要妥协。

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愿你余生想得开,放得下,忍得住,知止而止损,知忍而止豁达,知足而常乐

点个【在看】,如此,慢慢地品味人生,悄悄地享用当下。

作者简介:叶大仙(洞读:dongdu2019)。洞读,写深度的观点,品温度的故事爱美好的人。读懂生活,洞见人生。不二大叔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发送至大叔个人微信:fox2388

叔将随机抽取3名幸运粉丝

送上价值262元的丝蓓绮洗护套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