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用北京的12套房,换了一本小小的画册,妻子知晓后对其破口大骂吵着要离婚。男子随后找到专家鉴宝,专家仔细端详后说:“你先站稳,我再报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说你在北京有一套房子,那说明,你起码是个百万富翁。而这个男人竟然用北京的12套房子换了一本不知真假的画册,可谓胆识过人!

这个男人就是王先生,谈到这12套房子,王先生直呼小钱,因为这还不到他名下房产的一半。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在没有职业,生活开销全靠两个字——收租。每个月十五号,就会有一笔固定的钱出现在王先生的账户。

这样朴实的收租生活让王先生倍感无趣,每天什么都不干,只管躺在家里收钱。久而久之,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枯燥,于是便决定去找点事做。

那天早上,王先生吃过早饭后便想去潘家园逛逛古玩市场,看看稀奇。刚进去,王先生就被摊位上的物件吸引了,是一个清代汝窑的瓷器,他连忙拿在手中端详。

老板只看一眼就知道王先生是个刚接触古玩不久的“门外汉”,对着这瓷器就是一顿夸:“器形精美,颜色均匀,这是个上等货,兄弟你眼光不错!”

王先生一听觉得确实如他所言,他转头问老板多少钱,老板伸出了五根手指“五万”。王先生觉得有点贵,便和老板砍价,最终以2万的价格将瓷器拿到了手,他以为自己捡到漏,开心得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了潘家园后,王先生就去找专业人员鉴定,得到的结果是:批量生产的,路边几十块一个。

这可把王先生气坏了,转头就想找老板去,这时鉴宝的人拉住他,并告诉他潘家园的规矩,只要把货拿出来便不退不换,要是假的只能怪自己眼力不行。

王先生听后下定决心要成为寻宝高手,便开始学习怎么鉴别各种古玩。之后,又吃了多次亏后,他终于小有成就,过程中也结识了不少藏友。

一次,王先生去藏友家参观,走了一圈后被一个不起眼的画册吸引了,他刚想拿起来看一下就被藏友叫住了。王先生十分好奇,便问:“这是谁的画让你这么宝贝?”藏友将画册小心翼翼地打开,请王先生观摩。

藏友说这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王先生一听作者的名字瞬间来了精神,玩收藏的谁不知道石涛呀,这位画家的画价值连城,只一幅画就拍出一个多亿的天价,而藏友这个画册里面整整十二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先生对这个画册爱不释手,问藏友出不出。藏友连忙摇头,并说自己想拿这个当传家宝。王先生不死心,问藏友拿去鉴定过没有,藏友说:“还没有,但是基本没跑。”

看着那幅画册,王先生心一横,表示愿意用自己名下的12套房子来换,藏友一听心里开始打起算盘:这幅画到底是真还是假,自己也没底,可12套房子它跑不了。于是答应条件,将画册交给了王先生。

王先生回家后,将画册好好放起来,高兴的都忘了自己背着老婆将12套房子换画的事。接下来那几天,王先生每天提心吊胆,小心隐藏,可没想到还是被老婆发现了。妻子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差点晕死过去,指着王先生就是一顿痛骂。

妻子边骂边让王先生把房子换回来,要是不换自己就和他离婚。可万先生不干,说这是真品,比12套房子值钱,妻子不信。于是,两人就带着画册参加了鉴宝节目。王先生描述完自己的经历后,希望专家能给好好看看,不然妻子可饶不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将画册打开,然后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期待地盯着专家。在经过仔细观察后,专家拿起麦克风:“这样,你们夫妻二人先要有个心理准备,先站稳了,我再公布价值。”

王先生夫妻听到这话,心想完了这一定是个赝品,于是互相搀扶等待最终结果。专家见两人准备好后高兴地说:“恭喜二位,这是一件真品。”王先生夫妻二人听到这话,顿时开心地大叫了起来,直呼这次是赚翻了。

王先生说:“自己不差钱,会将这个画册作为传家宝一直传下去。”

不管怎样,王先生这样的例子实在太特殊了,是个例,大家看个稀奇就好,切不可因一时的头脑发热,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