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网友咨询,自己父亲在吃靶向药洛拉替尼,但出现了认知障碍,不认识家里亲人,不认识回家的路,甚至有时候说的话颠三倒四,不知所云。他想问问,父亲到底是阿兹海默病还是说与吃这个药有关呢。对于高龄的老人,确实很难界定,我建议他暂时停靶向药,并且去神经内科门诊看看。

针对ALK基因突变的洛拉替尼疗效远超一代靶向药,但却有一些独特的副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1.水肿;2.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认知障碍、疲劳、头痛、语言障碍、睡眠障碍、情绪波动、周围变等;3.皮疹;4.内分泌代谢病,如高血糖、高血脂、体重增加、高钾血症等;5.胃肠道病变:腹泻、恶心、呕吐等。6.关节肌肉疼痛。

神经病

在这几类不良反应中,比较严重的是神经系统病变,认知障碍就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

在III期临床试验汇总的安全性分析中,有23.1%的接受洛拉替尼治疗的患者报告了认知作用。这些不良事件通常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和健忘症,通常在治疗的前2个月内出现(中位发病时间为53天),严重程度主要为≤2级(21.4%)。年龄组之间认知作用的频率相当;然而,与亚洲患者(12.0%)相比,非亚洲人(28.0%)的发病率更高。报告了五种3级认知作用:认知障碍(n = 2),意识错乱状态(n = 2)和谵妄(n = 1)。患者报告的经历被描述为“思维迟钝”,“模糊不清”,“连接点麻烦”,“多任务处理困难”,“难以找到正确的单词”,“短期记忆或回忆的问题”以及“严重情况下的困惑和幻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