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2023年9月7日,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于北京举办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李蔚受邀发表演讲,以下是《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现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向“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本次论坛的主办、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多家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 李蔚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科技创新正逐步成为赋能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十四五”“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行动计划》,部署了十二个专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实施“‘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围绕本次论坛主题“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我也一直在思考,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该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我想,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性增长,数字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数字化发展政策,文化数字化迎来了历史性机遇。2022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出台,要求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围绕数字文化战略目标,部署了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8项重点任务。

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部署“虚拟现实+文化旅游”、“虚拟现实+演艺娱乐”等重点任务,让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活起来”,开展艺术品展陈、文物古迹复原等虚拟现实创新应用;支持舞台艺术、综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质资源网络展演;探索观众与表演区新型互动方式与适合线上观演的原生线上演播内容,打造虚实融合的“超级现场”沉浸体验。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同时指出,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发展“丝路电商”。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应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实施重点任务:

第一,应用数字化手段丰富文化内容,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在线在场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加强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与传播领域的应用。

一是聚焦舞台演出,借用数字技术丰富创作方式,开展舞美、灯光、音响、机械、视觉特效等的设计制作,提升舞台观演环境体验互动,推进云演艺、沉浸式演出等演艺新业态的发展。实现舞台艺术的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呈现方式创新,提升舞台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

艺科所的“演艺装备系统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征集了11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数字演艺实验舱”,在舞台设计、多元化剧场体验、跨界合作与创新演出形式、观众交互参与等多方面,开展适应演艺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系统、新装备、新应用的探索。

艺科所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混合现实环境下的观演空间支撑技术研发》,研发了“动态内容实时生成系统和自适应感知投影系统”,研发的“多源投影重叠干涉智能感知补偿技术”已在湖南省张家界应用。

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发展线上演播。近年来,线上演播行业蓬勃发展,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开展的各类线上演播活动达1.21万场,线上观众人数达57.3亿余人次,线上收入达2.43亿元。线上演播扩大了受众范围,创新了内容和形式,促进了产业转型和发展,但仍存在体验感欠缺、高技术投入成本较为昂贵等问题,“云上演艺”的持续发展,亟需技术手段、创作方法的创新。

第二,要以数字技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以先进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现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发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采集、存储、挖掘、传播和交互展示技术。

艺科所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启动了“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项目合作,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聚焦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数据开发应用、数字化展陈、文化数字化相关标准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系列合作。艺科所研发了“中国戏曲数字人表演系统”,体验者可以通过VR眼镜和动捕设备体验不同角色、不同场地、不同选段的戏曲表演,适用戏曲学习,该表演系统已在湖南省少儿图书馆落地应用。

第三,要以数字技术丰富内容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服务。艺科所牵头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共文化资源智能共建共享与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联合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等7家单位,完成了公共文化资源智能共建共享与管理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项目聚焦现有文化艺术数字资源,构建了公共文化云集群环境下的智能共建共享集成应用技术平台,提出了一种以开放共享、版权可追溯、内容精准推荐、效能量化评估为特征的公共文化资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智能服务新模式,日前,此项目验收会议已召开。

二是研发面向特定人群的移动式服务技术和装备。艺科所研制的“移动式舞台方舱”,为没有固定舞台的基层文化演出提供临时演出场所,解决了基层演出无舞台、装台难、卸台难等实际问题,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第四,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治理水平。

一是开展演出场所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和装备研究,构建演出场所质量安全评测管理平台,为现代文化新空间构筑安全屏障。

为提升检测水平和能力,艺科所设立了“国家舞台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了舞台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文化和旅游服务信用评价与服务质量检测技术与平台》的研究,重点研究舞台机械、灯光设备、音视频设备、特效设备、景区装备、游乐设施等在役装备及系统服务质量的检验检测技术。出版完成了2021、2022年《演出安全生产年度报告》。完成了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等多项重大活动演出安全检验检测任务,今年也继续为多项重大演出活动提供安全技术保障。

二是进行艺术品鉴证研究,以技术手段提升市场监管水平,方便艺术品管理、流通和交易。艺科所设立了“艺术品鉴证重点实验室”,研发了鉴证仪器,对艺术品进行数据采集、备案,方便数据比对验证,并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逐步建立艺术品鉴证、管理、交流等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以规范艺术品市场,促进艺术品交流的健康发展。编制并立项了“艺术品数字化管理”相关的4项行业标准,以实现艺术品数字化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完善文化标准体系,针对文化行业的新变化新发展,制修订文化艺术管理、服务、技术、安全等各类标准。截止目前,“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国家标准7项,文化行业标准42项。同时,开展文化领域标准体系研究,进行标准宣贯和培训,以服务艺术创作生产,提升文化治理水平。

当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还有很多重要方面,艺科所今年设立了“艺术科技年度发展报告”重大项目,聚焦舞台表演、文艺评论、文化装备、智慧剧场等艺术科技发展15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收集整理前沿资讯,探究发展趋势与挑战。艺科所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高层次人才,探索与更多的高校、研究机构、文艺院团、文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为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