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自己“有关系”可以“走后门”对于着急办事的人来说花钱就能解决问题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这种“能人”能“办事”的骗局其实就是利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骗了钱就逃之夭夭近日洛龙警方通过缜密侦查破获两起接触性诈骗案件

每到开学季,家长总会为孩子上学的事情操心,想通过“特殊途径”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殊不知,家长忙着开学,骗子忙着“开工”。

近日,翠云路派出所接群众王先生报警称,其被熟人诈骗30000元。经了解,王先生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但是没有熟人也不好找关系就比较发愁,后来在闲聊中徐某说他认识人,事情包在他身上。徐某表示自己有关系可以办理入学相关事宜,只不过需要王先生支付3万元的“打点费”。

王先生听到徐某“有关系”对其深信不疑,并将准备好的3万元交给了徐某。交钱之后,王先生每隔几天便联系徐某询问办理入学的情况,起初,徐某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直到临近开学王先生都没有等到徐某所谓的的入学通知书。随后王先生发现用来给孩子“跑关系”的3万元拿不回来,孩子上学也没有着落,徐某也联系不上了,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接报警后,翠云路派出所经周密部署,于9月8日将接触性诈骗嫌疑人徐某抓获。经查实,徐某平时无所事事,没有经济来源,缺钱花,便动起了歪脑筋,利用家长急于让孩子入学,却苦于“无门路”的心理,对多名家长实施诈骗,共计骗取74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陆先生报警称,其被人以能找关系办理“缓刑”为由诈骗60000元。接警后,民警立即开展工作。

经查,陆先生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犯罪嫌疑人秦某,秦某自称是某法院的工作人员,谎称能够暗下操作,帮助陆先生的朋友吴某办理“缓刑”,不用蹲监狱,但需要“打点费”60000元,陆先生信以为真,凑齐60000元打给秦某,后来发现被骗,联系秦某退钱,但秦某以各种理由推脱。8月底,在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支撑下,翠云路派出所民警将秦某成功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讯问,秦某为无业人员,听说陆先生在为朋友跑事,便冒充法院工作人员,骗取钱财。目前,犯罪嫌疑人秦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郭宇鹏)

【编辑 周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