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么搞学习,上周末去跟我丈人取了取经

丈人和丈母娘都是高考恢复后前几届的重点大学,那时候大学生含金量都很高,重点大学更加了。

首先,工程师思维。我丈人是央企水利工程设计师,他干什么都带有工程师思维。他把这套传授给了我老婆,做事就和造大坝一样,根据先天条件(孩子天赋、家庭经济、人员结构等)设置目标。目标设置好以后,再层层分解,细化成小目标。主打一个“稳”,一套计划定好了以后,最多局部再优化优化,不会纠结焦虑。

其次,重点搞基础。我丈人经常说,学习就像造大坝一样,先把基础搞扎实起来,考试也先保证拿基础分。最近我老婆加了一个数学交流社群,发现里面妈妈都很急着要超前学,或者就是搞奥数。群里的数学老师观点和我丈人一样,让宝妈们别急着超前、拔高,大多数孩子都是普娃,降低预期,先踏踏实实夯实基础。

最后,学习仪式感。丈人的字写得很好,他小时候怎么练的呢?他老家乾隆下江南去了几次,留了很多字碑,包括皇帝本人和后来各种文人墨客的。我丈人小时候放学没事就拿白纸附在字碑上练一练,久而久之字就练出来了。其实学习不一定要搞得很死板枯燥,搞点仪式感,换种模式,事半功倍。

另外他们带娃也很有一套,我之前发过:

首先,不宠。老人带娃最忌无底线宠,我亲戚家老人带娃,就差把孩子供起来,孩子说一不二,要啥买啥,才幼儿园小班就给孩子买了上千辆小汽车玩具了。孩子看抖音直播,自己用外公账号买东西,老人到处炫耀,说孩子聪明。我丈人丈母娘的理念是,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的,宠他就是害了他。

其次,高质量爱好。我丈人丈母娘不看抖音,也不打麻将跳广场舞。我丈人是个摄影旅游发烧友,平时在家就拿本地图研究路线,看摄影作品。我丈母娘是个历史爱好者,年纪大了眼睛看书累,所以她就在喜马拉雅上听历史节目。她最推荐的节目是掌柜说,每次遇到我和我老婆,都会很激动地分享听书心得。丈人和丈母娘退休以后经常旅游,丈人做攻略开车,丈母娘每到一处回顾历史讲给丈人听,他俩这个退休模式是我最羡慕的了。小风现在还小,但是这个模式耳濡目染,知识量和眼界肯定都不错的。另外,我老婆从小在这个家庭模式下成长,也不看电视视频,喜欢看历史书,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个大概率是能继续传给下一代的。

最后,学习方面,大家三观一致,合作起来非常愉快。既不走孩子还小玩就行放养路线,也不走疯狂鸡娃路线,而是在让孩子保持兴趣的前提下,启蒙一些基础科目。我老婆给小风的英语启蒙做得非常成功,因为丈母娘用同样的方法教过她日语。小风周末练琴,也是我丈人一手负责,他自己会吹笛子,以前经常登台演出,虽然看不懂五线谱,但是对音乐的感知是相通的。他肯定孩子的练习价值,既有严格要求,又有暖心鼓励,在他的引导下,小风练琴从来没有鸡飞狗跳,而是非常积极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