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以1:6负于英格兰队,以历史最差成绩结束了世界杯征程。而与之相反的,是英格兰女足的快速崛起。2011年,英格兰女足联赛改革、步入职业化时代,其崛起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诚如王霜所说,英格兰女足的快速进步,还是得益于其高度职业化的英超联赛。联赛为本,是现代足球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中国足球亟须把握客观发展规律。

联赛为本,切勿舍本逐末

“当我们看到这些女足队员来自曼城、阿森纳时,我们知道一个国家踢不出两种足球。”2021年,英足总发布针对女足职业比赛的三年计划,旨在打造全球最优秀的女足联赛。联赛体系是足球发展的根基,扎实的足球联赛体系与高质量的实战对决是高水平运动员选拔、足球人口建设与足球文化普及的重要窗口。而中国足球联赛不管是从联赛规模、衔接机制还是从商业化水平上均与领先足球体系有着巨大的鸿沟。

对比疫情前各大国际顶尖足球联赛体系的赛程设置来看,中超联赛的数量和频次明显不足。19/20赛季,中超联赛共有16支队伍参赛,30轮次中每轮仅设置8场比赛,平均下来,参赛俱乐部每赛季仅参与15场赛事、实战出场时长仅为1,350分钟,远低于英超、德甲乃至J1联赛的俱乐部平均出场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19/20赛季各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规模

薄弱的联赛基础无法拉升足球的认知度与普及度,亦无法改善足球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在专业比赛上座率上,英超、英冠、英甲和英乙四大专业比赛在19/20赛季的观赛人数达到了3,884万人次;德甲、德乙达到了1,370万人次;日本的J1、J2和J3联赛也有1,042万人次的观赛纪录。反观中国,在此赛季只有398万人次现场观看了中超、中甲和中乙三大国内的专业联赛赛事。比赛场次少,观赛人数低,使得足球赛事难以调动全民足球情绪、鼓励民众投入足球运动,间接阻碍了我国足球人口的发展, 而众多的足球人口才能支持起优秀有天赋的球员选拔。

筑实塔基,才有塔尖高度

底层半职业联赛及足球俱乐部建设决定了足球联赛“金字塔”的结构规模。欧洲传统足球强国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打造出了一套成熟的职业联赛—半职业联赛—业余联赛”体系。这套体系整体性和稳定性兼具,且升降级之间衔接紧密,在欧洲足球强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力地支撑着其足球产业的持续发展。

以英格兰为例,各类职业联赛、半职业联赛和非职业联赛体系完整、类目丰富、规模庞大。英格兰足球联赛(The Football League),除世界瞩目的英超与20支顶级球队,还包含英冠、英甲、英乙三级联赛。半职业联赛则包括英议会全国联赛、英格兰南部联赛、英格兰北部联赛等11级联赛,地区联赛更是多达20多级。非职业级别的联赛规模和量级更加庞大——在第八级别联赛往下的社区联赛中,英格兰人细化出了22个级别。粗略统计,英格兰13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上,足球俱乐部高达5,300个,(男子)足球球队更是超过了7,000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英格兰足球联赛体系

反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半职业联赛和非职业联赛寥寥无几,半职业联赛仅设有“中冠”,且规模有限。以疫情前赛事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共有84支球队报名参赛,后又有多支球队开赛前退出,最终仅有54支球队参加大区赛。

打好足球翻身仗,必须强基固本,厚植人才基础。只有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扩展足球人口、提升足球渗透率,扩展联赛金字塔塔基,打造后备人才培养, 才有可能真正提升中国足球竞争力。

双塔共生,构建良性循环

扩大塔基规模的同时,良性的职业与非职业联赛衔接制度能够保障各级联赛的平稳运行,从而平衡业余足球和职业足球“练级”之间的关系。

以日本J联赛为例,其在欧洲足球联赛体系通例的基础之上衍生出“双金字塔”联赛体系。职业联赛由3级职业赛制(J1-3联赛)组成,而业余联赛则包含多等级的半职业和大学联赛,形成两个独立的联赛体系。而这两类联赛体系之间以JFL为升降衔接点,对球队进行“准入制+升降级制”考核,从而促进球队的互通流动。

升降级制度规定每年在JFL升级区内成绩最好的两队可于来季转入职业联赛系统最低级别J3参赛。此外,准入制度规定球队升班J3需要通过日职联对俱乐部的审查,并获得日职联发布J3牌照。在牌照资格审核中,日职联会从竞技、设施、人事组织、法务和财务五个维度进行考核,通过审核的球队会进一步根据标准条目分为A、B、C三级。其中,财务指标主要考核短期财政风险,包含收入情况、负债情况、利润水平、净资产等维度的检查,要求俱乐部向委员会披露俱乐部和关联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预算规划并定时汇报变动。由此,引入牌照制度并严格把控能够持续提高足球运动在竞技和设施方面的水平,稳定俱乐部的管理并提高其财务能力和信誉,保证J联赛长期的财务稳定性。这样的体系设置既保证了联赛竞技水平的持续提升与俱乐部的经营稳定性,也保证了职业联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日本J联赛“双金字塔”体系

“双金字塔”模式实现了打通球员职业发展通道与保证各级联赛独立运营的双重目标。一方面,有意发展职业足球的地域/都道府县、俱乐部、投资人和球员有机会通过“双金字塔”模式从业余联赛升至J联赛,这有效促进了业余联赛竞技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双金字塔”体系相对独立,通过赛事规则、球队审核等制度,有效分隔了职业、半职业和业余球员和球队的竞争,保障各级联赛的竞技水准和竞技规范。“双金字塔”的独立属性能够防止球队为了升级联赛进行巨额投入,给俱乐部发展带来沉重财务压力,影响发展积极性。由此,致力于足球普及的业余联赛能够兼顾提升日本足球基层水平,有效平衡业余足球“普及推广”和职业、半职业足球“练级”之间的关系。

而反观中国足球,其在职业和非职业联赛体系的衔接上呈现出层次不齐、架构不健全的问题。当前非职业联赛仅设有中冠联赛一级,下属8个参赛大区。参赛队伍由中国足协所属的各地区会员协会推荐产生,有地方政府、企业或社区支持的俱乐部,也有个人或团体自发组织的业余和半职业俱乐部。由于各大区联赛体系建设相差甚远、参赛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导致无法保证中冠的竞技水平,并进一步影响中乙球队的质量。

专业管理,打通商业闭环

联赛体系健康繁荣离不开联赛运营主体的专业化分工与商业化运作能力。而成功的足球联赛商业化运营手段也能大幅提升俱乐部在赛事维度的收入,帮助俱乐部缓解财务问题。顶级足球联赛能够在有限的联赛规模中撬动更大的联赛商业价值,通过门票、广告、转播权实现更高收入,通过奖金分发与转播收入分成为俱乐部“造血”,俱乐部财务基础的夯实能够进一步激发参赛热情、提高联赛竞技性,而联赛质量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商业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19/20赛季顶级足球联赛收入情况

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及合理的组织架构亦必不可少。举例而言,德甲联赛的管理者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 Deutsche Fussball Liga GmbH)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公司体系,全面管理德甲和德乙两个联赛。德国足球职业联盟凭借专业的职责分工和公司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与专业公司合资的方式成立一系列运营子公司,实现了对比赛组织、国际推广、信号制作、数字化、数据、科技和商务的有效掌控。

时任德国足协国际关系及战略项目总监 Fabian Ulrich 曾评价德甲联赛的管理分工:“德国足协并不插手德甲联盟的具体运营,而是通过一个委员会对德甲联盟进行指导,形成双向互动,德国足协的工作重心是德国各级国家队的建设以及青训工作。过去20年,经过运转和磨合,俱乐部、德甲联盟以及德国足协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融洽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德国足球职业联盟架构

结语

1994年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元年。30年过去了,日本足球强势崛起,韩国足球人才济济。当热血纯粹的日本高中足球联赛让人热泪盈眶时,当技艺精湛的日本国家队再一次战胜德国时,中国足球或许真的需要停下来去思考一下足球之本质、客观之规律。

罗兰贝格体育行业研究中心

罗兰贝格为多家知名体育俱乐部提供咨询服务,咨询业绩曾获得德甲杂志、世界报等国际知名媒体的表彰。过往合作的客户包括皇家马德里、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鲁能等国际国内知名足球俱乐部,咨询服务内容涵盖战略制定、商业模式设计、财务重组和组织再造等。此外,罗兰贝格也为重大体育赛事的组织方提供咨询服务,例如欧冠、德甲等知名赛事的组织方,在体育赛事运营上下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洞察。

7-8月份中标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