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改之前,解放军总参谋部既是军委的军事工作机关,也是全军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这里的军事工作包含全军的军事建设和军事行动的组织指挥,堪称是解放军的总司令部,同时还顺带履行我军兵力规模最大的军种部队陆军领导机关的职能。

因此总参在全军所有机构中,尤其是在解放军各个总部中,地位都是最高的,总参谋长人选也是优中选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总长卸任后,他们还有机会继续晋升吗?还是直接卸任呢?

根据以往的惯例,总长卸任后转任其他职务的情形较多,仅有少部分会退休,主要分为六类。

晋升为正国级的总长:叶剑英、邓小平

晋升为正国级的总长:叶剑英、邓小平

叶剑英是在1971年9月至1975年1月兼任的总长职务,之所以说是兼任,因为彼时他已经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在全国政协机关担任副主席,在军委机关担任副主席;由于在1971年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时任总参谋长黄永胜上将牵扯其中,被免职,叶帅临危受命,这才兼任了总长。

不过,在那个时候,叶帅已奉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总参的日常工作就交给了由1971年4月调任副总长的张才千中将主持。

当叶帅在1975年卸任了兼任的总长职务后,又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2个正国级职务,分别是在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委员长、1982年当选为党的12届政治局常委,一直工作到1985年才主动辞去所有职务,并在次年辞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和叶帅一样,也是兼任的总长职务,时间分别是1975年1月-1976年4月、1977年7月-1980年3月,只是与众不同的是,邓小平彼时在党政军系统都担任副职,在党务系统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在政府系统担任副总理,在军事系统担任军委副主席,同时兼任的总长。

中间曾空缺了一年的总长,是因为邓小平在该年度被免去了所有职务,于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才恢复所有原任职务。当邓小平在1980年卸任了总长职务时,还担任着正国级全国政协主席,并于3年后又当选为正国级的军委主席,直到1990年才卸任。

升任军委副主席的总长:徐向前、聂荣臻、张万年

升任军委副主席的总长:徐向前、聂荣臻、张万年

徐向前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总参谋长,然而此时他的身体有恙,暂时不能履职,就只能让副总长聂荣臻代理总长职务,一直到1954年10月结束,也就是说徐向前挂了5年的总长头衔,聂荣臻是实际代理了5年的总长职务,当他们卸任总长之后,在同年升任为军委副主席。

张万年上将从济南军区司令的岗位上直升总长,于1992年10月-1995年9月在任,卸任总长职务后,就升任为副国级的军委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任他职的总长:粟裕、房峰辉

转任他职的总长:粟裕、房峰辉

接棒聂荣臻担任总长的是粟裕大将,在任期间领导我军实现了新中国第一代国防体系建设,但他只当了4年总参谋长就被去职了,于1958年9月转任军科院副院长。

至于说房峰辉,则是我军最后一任总参谋长,遇到了“16军改”,转任同一级别的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遗憾的是,他犯下错误,没能平安着陆。

当防长的总长:迟浩田、梁光烈

当防长的总长:迟浩田、梁光烈

防长作为军政双重管辖的职务,全军仅有2位总长卸任后转任防长,一位是1987年11月-1992年11月担任总长的迟浩田,一位是在2002年-2007年担任总长的梁光烈,他们两位将军一卸任总长,就立即被选为副国级的国务委员兼任国防部长。而且迟浩田在任职防长半年后,又同时担任军委副主席,加上政治局委员职务,可谓是身兼三重副国级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卸任的总长:杨得志、傅全有、陈炳德

正常卸任的总长:杨得志、傅全有、陈炳德

杨得志是在对越边境作战还没有结束的背景下,于1980年2月从一线战场的昆明军区司令员岗位上直接选定担任总参谋长的,接过邓小平所兼任的总长职务,杨得志上将这一当就是七八年时间,直到1987年底才卸任,退居二线,成为建国后任职时间最长的总参谋长,也是最后一位担任总参谋长的开国将帅。

与杨成武将军一样,傅全有和陈炳德两位将军卸任总长时,也都到了古稀之年,70岁以上。

被免职的总长: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胜

被免职的总长: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胜

在粟裕转任军科院副院长之后,总长职务就由黄克诚大将接任,遗憾的是黄克诚将军仅仅任职了1年时间,于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被免去了总长职务,直到1977年才恢复工作。

同样受到批判和迫害而被免职的总长还有罗瑞卿、杨成武两人,他们和黄克诚将军一样,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恢复的工作。

只有黄永胜上将因参加林彪的非法活动,在九一三事件后,于1971年被免去了总长职务。

由此来看,真正能走上防长岗位的总参谋长,也就是只有迟浩田和梁光烈2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