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办公桌前坐立不安,焦虑地翻阅着前线送来的情报。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我军已经连续拿下了两个阵地,如果印度军队继续试图侵占“麦克马洪线”,必将受到我军的激烈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晚尼赫鲁把印军的诸位将领召集到一起,共同商榷如何进行下一步侵占计划。正所谓“旁观者清”,部分印度将领认为这是一项极具风险的计划,纷纷旁敲侧击地提醒尼赫鲁还是算了吧,这个计划印度根本赌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些印军将领的提醒并没有换来尼赫鲁的深思熟虑,反而激怒了尼赫鲁。只见尼赫鲁盯着战略地图沉思了许久,接着抬头向众人厉声下令: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语刚落,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好战的印军将领认为这是一次立功扬威的好机会,有些将领则认为此举很可能会导致印度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尼赫鲁也并没想到,这将是他此生最后悔的一次决定。

那么尼赫鲁哪来的底气去挑衅我国呢?这项侵略计划是如何以失败而告终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属殖民地的“遗风”

英国殖民印度长达190年,甚至在中印战争爆发之际,印度还仍是英属殖民地,所以英国的支持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一张最大的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印度高层也几乎都曾在英国留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英大帮”,然而这帮人偏偏是“上剑不练练下剑,铁剑不练练银剑”,什么侵略、殖民、阶级分化统统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因如此,印度能做出侵略我国一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英国的支持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英国佬在印度的利益可不能受损。对于英国来说,印度无疑是一块宝地,甚至不少英国人将印度视为自己的后花园,所以英国人是十分不希望印度独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中印之间爆发冲突,赢的话英印两国获利,就算输了,印度的实力也会遭到削弱,间接维护了英国的统治,这个小算盘英国一开始就打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机分子”尼赫鲁

仅仅只有英国支持还不够,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英国早就不是那个“日不落帝国”了,而尼赫鲁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也考虑到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而美国一开始就和我国不对付,可以说我国当初是同时和两个超级大国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当美苏两国得知印度意图侵略中国后,纷纷向印度抛售先进的飞机和坦克,并想尽各种办法在背后煽风点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赫鲁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而且被美苏两国紧盯着,根本无暇顾及西南地区的局势,认为自己就算是侵占了中国领土,中国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尼赫鲁是既想脱离英国的殖民,又想侵略我国领土借此来宣示自己在亚洲的地位,这种既当又立的做法,想得到挺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匪夷所思的借口

虽然尼赫鲁是个狂妄自大的人,但跟着英国佬这么多年也学会“讲排场”了,公开宣称印度并不是在侵略,而是在“收复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话一出,连部分印度人都震惊了,因为这个理由根本没有什么依据。可尼赫鲁却拿出那张英国人绘制的“麦克马洪线”地图,其上面标注我国藏南地区部分领土归属英占印度,尼赫鲁就扬言自己要实现“收复领土”这一重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印度就开始频繁对藏南地区进行骚扰。我国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多次跟印度提出谈判,但均遭到印度的拒绝。尼赫鲁看我国并没有出兵的打算,还以为自己的构想实现了,于是派出更多的军队驻扎在藏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印度变本加厉的骚扰,我军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势必要狠狠教训下印军!而此时,一个消息传回国内,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那就是美苏两国正因“古巴导弹危机”一事斗得你死我活,两国已经无暇顾及和我国对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窝那计划”

1962年10月初,时任印度国防部长的梅侬在秘密作战会议上向尼赫鲁提出了“里窝那”计划,计划提出要在东线向解放军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塔格拉山脊,然后在最短时间内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线则是要拔除21个解放军的据点,占领整个阿克赛钦地区。

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前线的印军刚和解放军接触就被打得抱头鼠窜,印军的前线阵地也被我军轻松拿下。尼赫鲁立刻召集印军将领商榷下一步进攻计划。说是商榷,实际就是尼赫鲁在要求众将领务必“夺回”失去的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印度第四军军长考尔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冒着结束政治生涯的危险面见尼赫鲁,向其汇报了目前印军所面临的四大困境:气候恶劣、供给不足、地形劣势和军纪涣散。并建议印军撤出克节朗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藏南地区气候严寒,而印军又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一时半会肯定适应不了的。装备方面,印度素以“万国牌”著称,供给和后勤堪称一塌糊涂。

而且,印度侵略藏南是上山,一开始就丧失了优势,至于涣散的军纪和模糊不清的军衔等级制度,更是印度最大的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考尔的建议并没有说服尼赫鲁,他认为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只要速战速决拿下塔格拉山脊,同时安排好后勤供给部队,就算中国派重兵反击,也不可能夺回来了。

然而现实直接给了尼赫鲁当头一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碎的称霸亚洲梦

因为印军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战役,从执行“里窝那”计划一开始组织力就十分低下,甚至印军已经到了山脚了,弹药还未出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物资,印军的运输机开到阵地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规划降落点,印军只得眼巴巴地看着物资在天上飞过来飞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军则是早有准备,早早地在藏南地区重兵把守,势必将这帮印度鬼子一锅端。最终,这场战争以印军的惨败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