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没有道理的。
大到国家外交,小到上门做客,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礼仪。
有的时候,上门去别人家,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留下不好的印象,从此断绝往来。
再好的关系,做客也有讲究,尤其是带上门的东西里,绝对不能有这3样:

01:易产生歧义的礼物
俗话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可在实际操作中,要是礼物没有带好,很可能出现差错。
综艺《明星大侦探》中,有过这样一个女孩:
担心欠债的朋友被大家孤立,就写纸条告诉朋友别走漏了消息,但这句关心的话语却被朋友误解成威胁,甚至萌发出恶意。
有些关心,应该当面说,有些礼物,要保持分寸,否则就可能生出无妄之灾。
男同事抽奖收到了一个发箍,自己用不上,随手转送给了女同事。
结果,女同事误以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思,开始了有意无意地暧昧,差点闹黄他的婚事。
可见,乱送礼物,也可能轻易葬送自己的命运。

02:别人不爱听的言语
人活在世上,少不了言语沟通。
可有的人开口就得罪人,而有的人却能妙语连珠。
说到底,要看自己说的话,别人爱不爱听。
总是揪着别人不爱听的话捞唠叨,谁都会逆反。
每次过节的时候,家里亲戚总会催婚表姐。
但表姐现在一个人在上海打拼,正是事业腾飞期。
恋爱结婚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消耗精力,因此,每每提到这个话题,表姐都是一脸冷漠,有时候听烦了,还会直接怼回去,让亲戚丢脸。
德国作家席勒曾说过,“说话不慎重,便少信用,且受侮辱。”
去别人家也好,与他人沟通也罢,最重要的是懂得察言观色。
少说别人不爱听的话,才不会被所有人排斥在外,独自尴尬。

03:不懂礼貌的身边人
《人生随想录》中有言:
“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但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尤其上门去别人家做客,本就不占主场优势,若还肆无忌惮,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知乎上有位答主分享了一则新闻:
男生家里举办葬礼,有亲戚前来接住。
一开始也算相安无事,直到亲戚的孙子住了进来,每天在房子里搞破坏。
最终甚至撬开了男生的柜子,把里面的手办弄得乱七八糟,很大一部分都无法恢复原貌。
男生生气极了,从来没有见过上门去别人家还这么没有礼貌的人,当即就找人鉴定损失,向亲戚一家提出了百万赔偿。
而亲戚一家,因为没有礼貌,把本来一件双赢的事,变成了巨额损失。
所谓礼貌,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不要出格、出错。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能让自己避免额外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04:结语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以礼待人,必被礼待。
意思是说,你用礼貌的方式对待别人,必然也会收获对方的礼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面镜子,你怎么看别人,别人就怎么看你。
你若上门时讲究礼物、言语和礼貌,那么对方也会拿出自己相应的礼仪之道。
反之,若你总是让别人感受到不舒服,那他人也有的是办法让你不舒服。
越是关系好的人,越是懂得互相体谅,唯有如此,一段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