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厚朴实,风规自远——浅释孙其峰先生小写意花鸟画“孙家样”风格

作者:牟国庆

孙其峰先生是建国以后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文联最高奖和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之一。这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孙老不仅是一位名满天下的画家,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德艺双馨的美术教育家。尤其是在中国小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上开宗立派,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孙家样”式。这在全国书画和理论界已经是有口皆碑的共识。现在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浅见。

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观孙老之画,可以遥想其人;识孙老其人,可以想见其画。

孙老出生在招远,中小学时期就酷爱绘画,跟着当地的乡贤学习,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中学毕业后,几度变换工作并结婚生子,为了继续深造,1941年,21岁的他远赴北京,一边在店铺学徒打工,一边利用晚上时间跟随著名画家王友石舅舅学画。1944年,考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即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是年已经24岁,年龄偏大,所以在学校期间,学习上,他特别刻苦,全校出名。期间,跟随徐悲鸿、吴镜汀、溥松窗、胡佩衡、汪慎生、王雪涛等著名画家学习绘画,又跟寿石工学习篆刻,书画篆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到他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举办了三次画展,尤其1947年夏他与同窗刘蔚举办画展时,徐悲鸿先生亲自到场祝贺还先后买了他三幅作品以示鼓励。徐悲鸿的许多教学理念,对孙其峰先生绘画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孙老有句名言:我不是天才,我是典型的勤能补拙型的。其实,从孙老二三十岁的作品和书法水平看,绝非庸碌之辈,然而,他却从来没有骄傲过。他总是谦虚得像个小学生。关键是,这不是装的,而是他的真实的表达。所以,他的画笔如他的人一样“朴实”,这是他绘画中用笔的一个关键点,看不到这一点,就参不透孙老画中的玄机。他用笔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浑厚,这与他七十多年的笔墨实践是分不开的,所谓“人书俱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所擅长的隶书、行草书,笔法苍茫,在绘画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所以“浑厚朴实”就是他的笔墨语言,也是他的笔墨特点。

在南北风格取向上,孙其峰先生主张南北兼容的包容开放态度,他善于走“中间”道路。他非常重视临摹古人作品,以此学习传统笔墨和透视关系,大涤子的“一笔画”理论,古人“遗貌取神,殊有言外风致”的观念,他都通通“拿来”便用。北方画派的粗犷大气,南方画派的细腻空灵,在他的笔下都能和谐相处,安然无恙。

他重视向古人学习,学习传统,但是他也非常重视写生,他身边总是备有本和笔,哪怕在乘车的途中,他都能画出许多写生稿。如其1982年赴烟台,他在车中就画了胶东的丘陵山村,非常传神;车过莱阳时,他透过车窗一两分钟就完成了五龙河一处景色的硬笔速写。当然,这两个事例只是先生写生中的沧海一粟,因为先生“师古人”与“师造化”并重,所以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猛禽走兽,他都能够画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既得其形,又得其神。在绘画对象的宽度和广度上,他在当代花鸟画坛也是首屈一指的。

最重要的一点,孙其峰先生特别重视依据艺术规律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他说:“师造化不是克隆大自然,而是经过发心源的创造,笔墨、构图、设色,不只是从师造化来的,也是从师古人来的。艺术家必须善于中发心源,善发心源的人,才能在师造化中不囿于造化,自出手眼,也才能师古人而不困于古人,自成一格。”短短数语,就揭示了他多年苦心经营数十年探索的奥秘。他的代表性作品,如《春到十分》等,多画一丛春树,枝头上树芽待发,树枝上栖息着一群麻雀,麻雀或许是听到了春的声音,或唧唧嚓嚓地欢叫,或扑棱扑棱地组团欲飞。这充满乡土气息的画作,哪怕是没有落款,明眼人一望便知是孙老的作品。

一位艺术家的胸襟、气度、学养、性格对画格的影响究竟如何?在孙其峰先生身上可以找到答案。孙先生北京求学时,因为家庭条件困难,他的老师汪慎生先生免收他的学费,这对他的影响很大,为了报答恩师的教诲,他晚年退休后在招远老家的十年中,陆续招收了数十位学生,他没有收取一分钱的学费。不仅如此,他还无偿为学生做画稿,改画作,学生有困难,有需求,他有求必应。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台请孙老做花鸟画示范,为了提携学生,他让其学生出镜,他只出手,结果这个学生很快就火了,这位学生就是霍春阳先生,现在成为国内画坛的大家。这种品德,这种胸襟和气度,当代画坛,有几人能够做到?《书谱》有言:“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孙老的为人与其画格高度契合,他的用笔朴素无华,其画面简淡高雅,意味隽永,耐人寻味,用“风规自远”来形容“孙家样”韵味和高度,应该是对孙先生画作最中肯的评价吧?

作者简介

牟国庆,1963年出生于山东栖霞,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别署木公、老木,号大我山人,斋号永和书屋、逸斋、金石甓馆、石金室。先后担任烟台日报社编辑、艺术专刊部主任,艺术专刊主编,晨报副总编辑等职务。

现为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烟台市文联主席团委员;烟台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楹联家协会理事;曾任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烟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