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发表于北京市情研究中心编《北京市情研究文辑》(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2月版。京彩台湾9月12日起分三期连载,文章内容有删节。

摘要

20世纪50-80年代,一批渡海赴台的老北京操笔为文,在报纸杂志等公共平台回忆北平时期的点点滴滴,获得社会热烈响应,掀起一股时间持续久且高潮迭起的“北平怀旧热”。本文大致梳理了这个文化现象的发展脉络,分析其主要特点,并略论其中所反映的老北京形象特征。这个“记忆之场”保留了20世纪20-40年代北京中上层市民社会的风俗画卷,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北平怀旧热”所反映出老北京独有的各项品质,尤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发扬。

关键词

北京迁台文人;北平怀旧热;集体记忆

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上世纪20-40年代形成专属于“文化古城”的独特韵味,其醇厚魅力令曾生活其中的人念念不忘。20世纪40年代末,一批大陆籍的政治、文化精英渡海去台。这些人在大陆度过他们的盛年,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淫,怀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台湾长期孤悬海外,与大陆在文化、情感和血缘上同出一脉,随着两岸关系时过境迁,人们的怀乡之情与日俱增。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这些渡台的老北京操起笔墨,撰写了大量回忆北平生活的文章,在台湾乃至海外华人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这场“北平怀旧热”在文坛与普通读者之间回环激荡,作者、媒体与受众之间展开多维的对话与实践,在当时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本文拟从50年代-80年代台湾“北平怀旧热”的发展脉络、主要特点、反映出的老北京形象三方面入手,概说这一文化现象的全貌,并略论其价值意义。2020年4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与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是“四个文化”基本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入认识、持续挖掘北京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如果本文的工作能够提供些许助益,则又是台湾“北平怀旧热”在新时代北京建设的一次回响。

“北平怀旧热”的群体性与传播性

“北平怀旧热”不是个别作者灵光乍现、一枝独秀,而是一场作者、媒体与受众联动达成的群体性传播事件,这三者之间彼此扶持、互相激发,在台湾促成了前后持续30年的北平忆旧实践。

在这场“北平怀旧热”中,业余作者和职业作家之间打破了区隔,他们因老北京的地域身份认同而结识,彼此往来唱和,共同营造了对于故都风华的集体记忆。这些写作者除了梁实秋、林海音和刘枋是职业作家,其余人均各有所职,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北平怀旧成为一个有感召力的符号,将一批有共同地域身份认同的人聚集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这些人在生活中过从往来,甚为相得,其交往的核心凝聚力来自于老北京的文化魅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诉诸笔墨,产生了大量关于古城风华的书面记载。

“北平怀旧热”持续时间久,高潮迭起,这其中不但有写作者群体的贡献,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平台也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这其中尤其应注意的是各大报纸副刊扮演的角色。台湾的报纸副刊从50年代到70年代前期,从无足轻重的“报屁股”发展为文艺发表园地,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心灵家园。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台湾报业突飞猛进,副刊向公共性和文化性转型,报纸副刊在选题上有主动权,能够以平台优势,捕捉社会心态,聚焦大众关注的公共议题。可以说,各大报纸副刊对“北平怀旧”选题偏爱,是对当时社会心态的敏锐感知,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当时台湾民众心中所思所想。台湾的“北平怀旧”之所以能热起来,成为一时之风潮,与各大报副刊的培育滋养是分不开的。

“北平怀旧热”的文章第一时间均刊登在当时各大报纸副刊以及流行杂志上。当北平故旧的集体记忆从朋友之间的私人对话搬到公共平台,其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力无疑得到了极大拓展。以报纸杂志作为传播媒介,北平怀旧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激发出广大迁台民众的热烈回应,他们的思乡情绪经由传播媒介反馈给写作者群体,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与动力。可以说,台湾报纸副刊提供了一个生成北平怀旧集体记忆的公共场域,写作者、媒体和受众三方之间,不断对话,相互激荡,以多种形式的实践共同建构起一个在记忆中永远鲜活的古城北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王宇琛

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市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京台文化交流、北京历史文化研究。

来源 | 《北京市情研究文辑》(第四辑)

作者 | 王宇琛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