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办搬家酒、满月酒、高寿酒、入学酒等乱设名目的酒席了,就连村的童老三家姑娘结婚都是实行的旅游结婚。红事更有新意、白事简办、‘变味’酒席没了、人情负担轻了,社会风气好了。”龙水乡花山村支部书记杨雪松说道。

今年以来,开阳县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坚持“一约一会一榜”运行机制,多形式、全方位打好农村“治风”工作“组合拳”,绽放乡风文明花。

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

完善机制,“硬约束”变成“软任务”

“现在礼金降下来,请吃酒的人也少了很多,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减轻了很多人情负担。”家住开阳县冯三镇堕秧村的周大军对“治风”工作表示满意。

及时梳理“治风”工作要点、适时分享各地好的经验做法,便于乡村干部了解掌握“治风”工作要点、重点和时间节点。

与此同时,在各村(社区)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置红黑榜,鉴定承诺书,强化硬性约束,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如今,建立信息互通处置机制、投诉举报机制、督查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的“四机制”已在开阳县各村(社区)全面铺开,县专班通过常态督查,每月进行排名通报,以考促干,有效推动“治风”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共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30000份,成功处置违规操办酒席线索26起。

“这是最初开展工作时的群众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这是现在的情况,‘三率’逐渐提到了98%以上。”据开阳县宅吉乡“治风”工作分管负责人杨建告诉笔者,有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大家开展工作的路径、方法都更明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开展“治风”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治风”宣传

强化宣传,“被动性”转为“主动性”

《滥办酒席危害大 听听开阳群众怎么说》和《乱办酒席要吃亏 农村“五治”为您好》在《诗画开阳》视频号、融媒体中心抖音号播出。朗朗上口的旋律,时尚潮流的演绎,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讲述“治风”大道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市民关注‘治风’工作,自觉抵制大办酒席、滥办酒席的风气”,开阳县融媒体中心分管负责人表示。

在“治风”工作开展过程中,开阳县从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多措并举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推进移风易俗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各村(居)充分利用“小喇叭”、微信朋友圈、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精设景观小品、立体字、墙体彩绘等,强化氛围营造。同时结合农村“治风”工作编排相声、小品等丰富的节目,并纳入文明实践活动菜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开展宣传。截至目前,共开展文艺展演12场(次),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知识100余场次。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修改村规民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修改村规民约

强化督促,“敷衍式”转为“动真格”

为保证农村“治风”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并处置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让全县“治风”工作齐头并进,县“治风”工作专班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136个村(社区)和县直相关单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

“为不断营造良好的新风环境,全县各乡(镇、街道)‘一把手’严格对照‘治风’工作标准逐一进行问题梳理和整治,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地毯式’整改,确保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过周,整体成片有序推进‘治风’工作。现场查摆出来的问题,责令相关工作人员立即整改。”开阳县“治风”专班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我们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推进迟缓、整改不力的单位,由县‘治风’专班将问题线索移交问责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程序处理。”为保证“治风”工作有效落地,开阳县“动真格”对不作为、慢作为进行问责。目前,县“治风”专班对全县村(社区)多轮次开展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均已全部整改完毕,不断改善社会风气,让乡风文明花绽放开阳大地。

图文 杨刚

来源:开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