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留心很多城市发布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你会发现我国很多城市,总会给自己一个“中心城市”的标签。例如,国家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当然,这其中很多头衔,都是自封的。
但是,也有不少城市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实力不俗的综合实力,成为了中央确定的“中心城市”。其中,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就是中央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这个“中”字头的头衔,可以说贵阳也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中心城市。
那么你知道在贵阳的崛起过程中,省内的兄弟城市,都有哪些总部单位迁入了省会吗?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①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熟悉贵州发展的朋友都知道,贵州省工业和制造业的体系,主要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大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时期,六盘水、安顺、遵义等都是重点建设的地区。

其中,为建设六盘水煤炭产业基地,中央在六盘水创建了煤炭工业部水城煤矿设计研究院。这家中央部属的研究院,一直在六盘水创业发展。直到1987年,研究院总部正式迁入省会贵阳,并改为现在的名称。现在这家研究院已经下放到贵州省管理,是一家甲级的综合设计单位,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实力较强主要有三类: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城商行中又以省级的城商行更为突出。例如,江苏银行、中原银行(河南)、徽商银行(安徽)等,都是资产规模过万亿的省级城商行。

贵州省有2家在业内比较知名的“贵”字头的银行,分别是贵阳银行和贵州银行。而贵州银行,是整合了遵义、安顺和六盘水的城市商业银行之后,设立的一个省级城商行,总行位于省会贵阳。贵州银行的实力也不俗,2022年末的总资产规模超过5300亿元。贵州银行的设立,也大大提升了贵阳市在我国大西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
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遵义)
我国有10大军工产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第十研究院,总部就是设在贵州省会贵阳。

这个研究院又称为航天江南集团,有15000多名员工,资产规模约200亿元的超大型企业。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65年的061基地,最早的总部驻地是在遵义市。后来在三线企业调迁过程中,将总部迁到省会城市贵阳。这家企业的到来,大大提升了贵阳市的高端制造业和科研领域的实力,奠定了贵阳市军工名城的地位。
④ 贵州中烟工业公司(遵义、毕节、铜仁)
如果说中国哪个企业创造税收最多,相信很多朋友都能脱口而出,那就是中国烟草总公司。这家公司一年可以创造超过1万亿元的税收,它在全国有18个大型中烟工业公司,其中贵州省有一家,那就是总部设在贵阳的贵州中烟工业公司。

贵州中烟工业公司,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聚宝盆企业,这家企业一年的利税约有280亿元。贵州中烟作为一个省级公司,其强大实力的背后,是因为整合了省内贵阳、遵义、毕节、贵定、铜仁5个城市的卷烟厂。这家企业也为贵阳市创造不少,优质的工作岗位和巨大的税收收入。
⑤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安顺)
贵州市是我国的一个航空航天工业大省,这里除了有著名的航天江南集团、中航贵飞集团之外,还有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旗下的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

中国航发黎阳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一个主要研发生产中小推理发动机的高技术企业。这家公司最早的驻地是在安顺市,2015年前后逐步搬迁到贵阳市高新区。这家公司研发有20多款发动机,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出口最多的企业。黎阳公司总部的到来,也大大提升了贵阳高技术企业的整体实力,让贵阳的航空工业更上一层楼。
数据显示,今年的贵阳市拥有610万的常住人口规模,2022年的GDP总量为4921亿元。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体量,对于第一个省会城市来说,不说与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相比,就是与南宁、昆明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些来自省内众多兄弟城市的总部单位,来到省会贵阳市,这对于贵阳市产业发展、城区人口聚集来说意义重大。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省会城市的强大,也更有助于带动全省的发展。当然,这些总部单位选择来到省会,也将拥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更好的发展机遇,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我们提到的5个总部单位之外,你知道贵州还有兄弟城市,也为省会贡献了不小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爱家乡爱贵州,从熟悉贵州的方方面面开始,了解更多贵州发展,也欢迎大家关注小编后续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