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时候,儿子有个隔壁班的同学,经常一起玩。这孩子隔三差五就要请假。要么是生病了不舒服,要么是刮风了下雨了,要么是学校的饭菜不好吃在家吃的太久了。
这样的孩子,将来学习注定好不了!为什么?因为,他对“学校”无所谓,对“去上学”无所谓!为什么他无所谓?都是拜家长所赐!
正常的小朋友,是最听老师话的,最怕老师批评,所以也最怕迟到、请假。这是好事,不然老师没法教。
我上学那会儿,家长们只会交代一句话:“到学校听老师话。”如果在学校挨了批评,能不让家长知道最好,因为只要家长知道了,又是劈头盖脸一阵痛骂,没有哪个家长会去找老师为自家孩子讨个说法。
现在不同了,家长们的学历都高了,不少家长觉得老师们这不好那不对,极个别家长甚至巴不得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于是,言辞之间,难免对老师们有些微辞。这样的态度,自然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于是,孩子之前纯真的观念就被颠覆了:“原来老师也不对,老师的话也可以不听,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不写,学校也可以不去。”
幼儿园和小学还好。毕竟,“幼儿园嘛,就是个看娃的地方,学不学习都无所谓,吃得好身体好才是根本。”“小学嘛,那点知识量,老师教的还不如我呢,我来给孩子补课!”
可是,到了初中呢?到了高中呢?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家长样样精通?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还记得多少?昨天我刚查了字典,发现“美仑美奂”已经变成“美轮美奂”了,很多汉字的笔顺也跟自己当初学的不一样。更不要说新加了一个“道法课”,中考也是100分!
于是,赶紧给孩子解释:“宝啊,幼儿园咱可以不去,但小学必须得去啊。”可是在孩子眼里,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学校”,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都是“老师”,既然那个学校可以不去那个老师的话可以不听,为什么这个学校就必须得去这个老师的话就必须得听?这个弯弯转的属实有点大,小脑袋瓜子一时间转不过来啊!
这个时候,请问,该怎么办?
凉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因必有果!
很多事情坏不坏在当下,而是坏在将来!因为当下的情况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老师教的就是不好嘛,我知道的就是比老师多嘛,电视上的、书本上的、抖音上的,一大堆“专家”讲的都比老师好!
大多数人只看到别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却很少关注别人做得比我们好得多的地方。所以上班族天天抱怨老板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结果自己开个公司连自己两口子都养活不了。
现在的大学生,找个正经工作都很难找,更不要说进入正式编制的教师队伍。所以,但凡能够进入正经公立学校的老师,都差不到哪里去。再加上定期的培训以及经验上的日积月累,在整体教学水平上,肯定碾压从事不同行业的家长。
家长们所谓的“老师讲的不好”,无非是老师在某个点的知识广度或深度上刚好没有家长自己理解的更深入。这个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家长们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确实比年轻的老师更高深,也可能是家长们几十年前的学习内容已经与当今的教学内容完全不匹配了,也可能是老师们鉴于学生当前年龄段的理解力水平而刻意降低了难度。但是,无论如何,客观上,已经足够让某些家长产生一种认知:“这个老师不行,还不如我。”
如果家长们只是默默地为自家孩子补充自己碾压老师的那些知识点,这本也是好事情。但是,有些家长则会不由自主的把这种对老师的负面评价、负面态度传导给自家孩子,进而导致孩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失去对学校的热爱。
一旦一个学生失去对学校的热爱,不再喜欢去学校,结果会怎样?
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喜欢逃学的么?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喜欢迟到的么?所以,道理很简单,在学习阶段,学校在学生的心目中,最好保持一种“神圣的地位”。如果一个学生对学校无所谓,对老师无所谓,对学习无所谓,成绩还能好到哪里去?
更何况,学校里有很多东西,是家里边提供不了的。比如: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老师,同班的几十个同学,篮球场和足球场,各种比赛,等等。而这许多在家长眼里貌似毫无意义的东西,在孩子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恰恰是比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就如同我们天天上班所看到的老板身上的弱点、公司的弊病,恰恰是老板的优势、公司存活至今的根本。
要让孩子的成绩好,就得让孩子喜欢学习,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如果有人在你家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那么,他一定是跟你有仇,不想你家孩子学习好。如果这个人刚好是父母自己,那么,自己种的果子将来自己吃。你自己带他小学,那就自己带他初中自己带他高中自己带他大学。没办法,孩子眼里只有父母,没有老师没有学校,老师不如父母,学校不如家里。
学校的教育一直在强调“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要互相友爱。”在一部分成人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谎言;然而在另一部分成人看来,这恰恰是最大的情怀!
人生需要世俗,因为我们逃不出世俗;人生更需要情怀,因为我们逃不出世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