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元帅就离开了四野,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主持全国的的检察机构工作,不久后,他又出任了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
据罗瑞卿儿子回忆:“自从进入北京后,罗帅知道父亲时不时会去看林彪,但从不问林彪如何,也没有代为问好之类的话;林彪也知道父亲和罗帅交往甚密,同样不问罗帅如何了。”
这显然是反常的,罗瑞卿曾多次对妻子谈起林彪和罗荣桓关系:“一个司令员,一个政治委员,进城后十年不说一句话,不可思议。”
林彪和罗荣桓是开国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两位,他们是我军历史上最著名的搭档之一,曾在战场上创造了无数奇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林彪和罗荣桓的名字加起来就等同于胜利。
两位元帅的合作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6月。这一年,24岁的林彪当上了红四军的军长,28岁的罗荣桓则当上了红四军的政委,这就是林罗这对经典军政组合最初的合作。
红四军是毛主席和朱老总亲手创建的部队,是朱毛会师井冈山后创建的第一支红军部队,由毛主席和朱老总亲自担任政委和军长。
1930年6月,红四军和红六军、红十二军被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后改成红一军团),由朱德担任总指挥,毛主席担任政委,此后他们便不再兼任红四军军长和政委的职务。
谁来接替这两个重要的职务呢?组织最初的决定是林彪和潘心源(1931年牺牲)。其中,林彪是作为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的代表,潘心源是作为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代表。
但当时潘心源由于有其它工作在身,不能到红四军任职,组织决定由熊寿祺来代理他的职务。熊寿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作为全国红军代表前往上海出席会议,红四军政委这一职务便再次空缺了出来。
如前所述,红四军政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在这个职务上工作的人必须有丰富的政工经验,有坚定的立场和突出的能力,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善于忍让和谅解,有容纳的度量,能够和林彪合得来。林彪在井冈山时期,就表现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历届的党代表都和他搞不好关系。
在考虑了种种因素后,毛主席把目光放在了罗荣桓的身上。
在反“围剿”期间,林彪和罗荣桓配合默契,率领部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两人的成功合作让毛主席非常高兴,据《罗荣桓传》记载,这段时间他曾对身边的同志说:“罗荣桓在四军,不是跟林彪团结得很好吗?”
1931年8月7日,红军在良村和国军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战斗结束后,红四军主力继续向东前进,寻歼毛炳文所部,同时留下了一些部队在良村打扫战场、安置伤员,然而此时敌人的敌十九路军突然追了上来,我军打扫战场的部队来不及疏散,收缴的武器被敌人夺走,一些伤员也被抓走了。
不久后,在红四军的军委会议上,一位中央代表团的负责人批评起了良村战斗后伤兵俘虏被抓走、武器丢失的问题。组织观念很强的罗荣桓却主动作了检讨,红四军军委最后决定撤掉他红四军军委书记的职务,由林彪接替。林彪认为,他指挥主力部队按命令出击,后方机关本来就没有战斗力,被敌人突袭造成损失是可以理解的,他没有做检讨,但他也没有替罗荣桓说话。
此后,罗荣桓依旧担任红四军政委的职务。
1932年3月,红一方面军进行了整编,将红四军和红十五军编为红一军团,林彪升任军团总指挥,聂荣臻任政委,罗荣桓为政治部主任。两人的关系这才从平级变为上下级。
在随后的日子里,党的力量因为王明路线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期间罗荣桓也因为和毛主席的关系,一度升升降降,他和林彪也分分合合。
全面抗战爆发后,林彪成了八路军115师的师长,罗荣桓任115师政治部主任,一年后林彪受伤离开115师,罗荣桓和陈光一起挑起了115师的重担,并率领115师师部和主力部队挺进山东,用数年时间把山东根据地建设成了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罗荣桓因为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中央于是决定,让林彪到山东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政委和山东分局书记,在罗荣桓养病期间,由林彪代理他的职务。
随着局势的迅速变化,中央又立刻作出了“闯关东”的决策,让林彪和罗荣桓一起去东北,这个决策对于日后我军顺利解放东北乃至全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林彪、罗荣桓包括刘亚楼在东北期间的合作也成为了我军历史上一段难以重复的佳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