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这样一个孩子八岁参加高考并获得了760分的成绩,13岁就获得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金牌,成为了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并且国际公认智商超越了爱因斯坦。
这就是本期的主角陶哲轩,究竟是怎样的教育经历成就了这样一位天才的呢?时过四十年,如今的陶哲轩又怎么样了呢?
天才初显
陶哲轩的杰出成就与他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经历密不可分,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是一对知识精英,他们都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他们于1972年移民到澳大利亚,在阿德雷德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定居。
陶哲轩于1975年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陶象国一家作为了当地的知识精英阶层,清楚的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于是梁蕙兰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陶哲轩的成长和教育中。
陶象国夫妇本身就是有高智商的杰出人才,陶哲轩天生就拥有与众不同的学习天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数学能力。令人惊讶的是,在陶哲轩只有一岁的年纪时,他就可以按照数字顺序摆放积木,并进行简单的数字运算,而同龄的孩子们还在学习如何说话。
神童的成长
有一次,陶象国发现仅仅3岁的陶哲轩竟然能够自己操作打字机,尽管打字方法不够规范,但他却能够打出完整的段落。这让陶象国既感到惊讶又欣喜,他意识到陶哲轩的智商和能力已经超过了幼儿园的水平。
在商讨后,陶象国和梁蕙兰决定将陶哲轩送进一所私立小学,而他当时只有3岁半。然而,这个决定并不理想。尽管陶哲轩学习能力出色,但由于年龄差距和共同话题的缺乏,他无法与同龄的小学生们融洽相处。
陶哲轩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数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在其他学科上并不出彩。这种过早超越年龄的学习方式很快带来了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由于他经常受到欺负和嘲笑,陶哲轩的学习兴趣逐渐减退,他开始变得厌学。
这一情况让陶哲轩的父母重新审视他们最初的决定,他们意识到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有些过急了,为了让陶哲轩重拾童真和快乐,他们决定将他送回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陶哲轩开始变得活泼,他每天都会跟着老师一起游戏唱歌,学习如何和同学们相处和交流,回到幼儿园让陶哲轩重新找到了乐趣和快乐。
尽管陶哲轩回到了幼儿园,但他的母亲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她非常注重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和感知。白天,陶哲轩在幼儿园里学习与人交流的基础常识,晚上放学回家,他的母亲会给他指导小学的课程。
陶哲轩非常聪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所有小学数学的知识。
在陶哲轩完成幼儿园教育后,他的父母清楚的认识到,在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他们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意识到,在这个关键时期,为陶哲轩提供科学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对他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他们努力提供陶哲轩需要的支持和资源,以确保他能够顺利地迈向未来。
陶哲轩在5岁时直接跳过了一年级,进入了二年级学习。然而,由于他已经完成了小学数学课程,为了让他进一步发展,老师们制定了特殊的学习计划,在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二年级的课程时,陶哲轩自己的数学课程则是跟着五年级的进度学习。
可不多时,小陶哲轩又腻了,小学的数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日渐成长的好奇心了。于是校长做了个决定,将陶哲轩引荐给了隔壁中学的校长,让他直接学习中学的数学知识,可是谁能想到此时的陶哲轩连中学的数学知识都已经看不上了,开始自学微积分了。
父母又千方百计的为陶哲轩争取到了在弗林德斯大学旁听的机会,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作为拦路虎般的物理与数学在陶哲轩的面前不堪一击,自此,大学校园中多出了一道风景:一群大朋友围着一位小朋友在讨教问题。
成就不断
在弗林德斯大学旁听期间,陶哲轩抽空去参加了美国的SAT测试,相当于是美国的高考,数学方面满分800分,而陶哲轩拿到了760分,引起了全国的轰动。致力于研究天才教育的米娜卡格罗斯教授得知后,特地为陶哲轩进行了智商测试,结果世界震惊,陶哲轩的智商竟高达230 !要知道爱因斯坦的智商才到160。
在波兰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年不满十一岁的陶哲轩以中学生的身份参赛,并斩获了铜牌。这是他第一次参加IMO,就创下了历史上最年轻参赛选手的纪录,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随后的两年,他又陆续获得了银牌和金牌,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这些优异的表现使得陶哲轩的名字开始在数学界广为传播。
此后1988年的第二十九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共有来自各个国家的268名选手参与。本届比赛共有六道题目,分别来自六个不同国家的顶尖数学高手的投稿。每题7分,总分为42分。然而,最令选手们难以应对的是第六题,来自德国的一道难题。大多数选手在这道题上遇到了困难,陶哲轩的得分也只有1分,成为该届IMO得分率最低的题目。
幸运的是,陶哲轩在其他五道题目上几乎取得了满分。最终,他以34分的成绩超过金牌线,并顺利获得了金牌。在这次比赛中,他刚刚满13岁,成为迄今为止IMO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这一荣耀进一步彰显了陶哲轩在数学领域的非凡才能和卓越成就。
别人需要六七年才能完成的本硕连读,陶哲轩仅用了三年就读完了,成为了弗林德斯的硕士毕业生,等到21岁时陶哲轩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了,后又被加利福尼亚大学聘为正教授,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正教授。
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大奖也是纷至沓来,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天才奖、艾伦沃特奖都被陶哲轩一一收入囊中。
如今的“中华神童”
陶哲轩在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后,于2009年12月回到中国担任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面试总考官,并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次专业的数学演讲。他给人的印象就像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非常专业。尽管有记者在场拍照,他甚至还会做鬼脸,像一个孩子一样。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时,陶哲轩遇到了此生的挚爱,劳拉是一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与年轻、温柔、年龄相仿的陶哲轩教授相识初期,她只是单纯地对他怀有崇拜之情。每当课程结束后,劳拉都会去请教陶哲轩许多数学问题,而陶哲轩无论再忙都会耐心为劳拉解答。
在异国他乡,陶哲轩的耐心让劳拉感到温暖,慢慢地,两人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感,直到劳拉即将毕业时,两人才彼此倾诉了心声。劳拉顺利毕业后,陶哲轩和劳拉顺理成章地结为夫妻。结婚不久陶哲轩夫妻就迎来了一儿一女,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陶哲轩的现身说法和科学演讲深入浅出,给来自各地的学生们带来了启发,他们称他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数学家”。
回到美国后,作为一位数学全才,陶哲轩涉猎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当今数学界最高、最精妙的难题。似乎只要有他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数学问题。因此,陶哲轩被同行们称为“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
近些年陶哲轩受美国方面邀请,成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组的领导,这个工作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评估机遇与风险,提供有关如何确保公平、负责任地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技术。
如今的陶哲轩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妥妥的成功人士。
结语
陶哲轩的成功生涯证明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天赋,更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和环境的培养。一个人的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和社交环境等。无论一个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并不决定其一生的成功与否,重要的是后天的修为和努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我们热爱某一项事物,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总会比别人更早一步达到成功的彼岸。
陶哲轩的成功启示我们要热爱我们所追求的事物,并在追求过程中保持坚持和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只需要发掘和培养,就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突出的成就。成功不仅仅关乎天赋,更关乎后天的努力和不懈追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