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并非慢郎中,关键时候,中医能救命!”

这是一位中年女患者在遵义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发出的赞叹。

2021年1月的一天,一位姓林的女患者来到遵义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就诊,接诊专家王斌经检查初步考虑她患枕神经痛及末梢神经炎,随后医生安排患者进行针灸、药棒按摩、放血疗法等治疗。不料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意识不清,说不出话,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无力。这,明显是急性中风。

“时间就是大脑。”抢得一分先机,就多一分成功希望。危急时刻,王斌主任果断下达指令:“针刺人中,十宣。”一旁的针灸医师立即取针操作,先刺人中,再刺中冲。就在针刺中冲穴的过程中,只听见患者“啊”地大叫一声,瞬间意识清醒,问之能答,右侧肢体力量立即恢复。“中医之神奇啊!”在场的医师护士和实习学生无不惊叹。

在等待检查溶栓的过程中,王斌主任为患者开具治疗中风的经典方“小续命汤”颗粒剂,并亲自调拌、喂服,患者病情进一步得到缓解。

随后,患者经检查后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按照医院急性卒中规范诊治流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由于之前中医急救方法及时得当,力阻断了病情的恶化,为患者快速恢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王斌是遵义市中医院一位名中医,系中医经典科负责人,正高职称专家。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遵义市中医院药剂等部门工作,曾担任该院中药房主任、药剂科主任、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等职务。现任遵义市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传承创新中医学术专业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他自学中医并取得中医执业资格,从药成功转医,擅长应用经典经方治疗疑难杂症。

王斌带队的中医经典科,是2020年5月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实施的贵州省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工程省级示范性中医经典病房试点,于2020年9月正式开科。科室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建立长期的密切协作关系,设立颜芳博士团队工作站,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门新兴的中医学科。科室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宗旨,坚持“先中医后西医,能中不西,以西辅中”理念,继承《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理论精华,主抓病机,精准定位,标本兼顾,采用经典经方结合特色疗法,收治病种涵盖内外妇儿骨皮等专科疾病,不分病种,不分年龄,以最纯粹的古中医思维为患者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021年6月,该院中医经典科治疗一例小儿抽动症,其眼睑频繁眨动,嘴角抽动、耸肩、腹部膈肌痉挛,抽动时牵扯颈喉结下两侧肌肉半年,于外院某知名三甲医院就诊不见有效。经人介绍来院中医经典科寻求中医治疗,王斌主任详查患者后考虑为少阳相火与厥阴风木相互为患,风火相煽所致。遂采取中医六经辨证方法,运用经方配合中医针灸特色治疗,精准辨证施治,仅仅治疗两周,困扰患儿的“怪病”竟全然消失。

一位60岁的女性病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10余年,迁延难愈,长期味口差,大便不成形,近两年因胃痛,常伴反酸腹胀症状,进食后加重,嗳气,入住省内外医院治疗,其间多次行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入住遵义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病房,经过辨证后予纯中药结合针灸等手段治疗后,两天后病情缓解70%,后巩固治疗10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王斌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增大,不规律饮食及饮食不健康疾病等诸多因素,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人群非常庞大。目前胃病占诸多慢性疾病的比例已居前位,症状反复,迁延难愈,甚至有部分病人出现焦虑,失眠,易怒,神疲乏力等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王斌他们探索的经典中医疗法,其显著特点是回归中医经典思维,重视病机分析,精准定位,标本兼顾,以经典经方和中医特色治疗为手段,患者体验极佳,治疗时间短,效果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斌自幼喜爱中医,酷爱国学,尤喜易经,曾习奇门、六壬,屡有心得。师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博士,叹服其临证思维及疗效,遂苦读《内经》《伤寒》、细揣彭子遗笈,潜修“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主攻疑难病,兼顾常见病,活用经方,屡收奇效。对中药使用、中药剂量、疗效与煎服方法等颇有感悟,在中医的特色治疗方面,将经络学说、运气学说、子午流注理论与师门的“圆运动的六经辩证”理论体系结合,创新提出“圆运动的六经辩证的平衡针法”,丰富了“圆运动六经辨证”三步辨证体系内容,融六经、八纲、脏腑、经络于一体,实现针药处方的辨证统一,并实践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坚守初心,自强不息;淡泊明志,厚德载物!”王斌如此感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