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家长为预制菜进校园而焦虑和害怕时,一些媒体开始发声了:确保预制菜进校园安全放心。
需要媒体聚焦的地方很多,我奉劝这些关心经济的媒体:经济再差,也要保持善良,不要为预制菜鼓与吹。
现在很多大饭店、连锁饭店都喜欢搞什么中央厨房,上预制菜。前两天,局座去南京一家有名的淮扬菜馆就吃上了,当时也不知道预制菜,后来才知道。
菜品的口感太糟糕了,临走时就撂下了一句话:早晚一天,你们这些饭店会把自己的牌子给砸掉。
局座也知道,这句话对服务员说了没用,老板不会跟钱过不去。
没想到,这两天预制菜还进了一些地方的学校。江西、江苏等地方都有报道。
作为家长都知道,中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在生理发展方面,急需补充有营养的食物。

就不怕这些科技与狠活的东西,害了祖国的未来吗?
自己的孩子还得自己来疼。
为了抵制预制菜,江西贵溪一中家长只好在家里把饭做好,中午送到学校去,学校不让进门就群起而上,把学校大门栏杆给推开。

对于预制菜进校园,不仅仅家长们持有反对意见,社会人士也坚决反对。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给当地的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非常坚决地说:“不准备使用这种预制菜。”
虽然没见过这位局长,但局座认为,这个局长至少是有羞耻心的。
可一些人,还在假装“专业”地讨论:预制菜的市场很大,是否安全、营养、卫生?预制菜,是否能适合学生的口味和需求?
想通过舆论引导家长,辩证地看待新兴事物,理性对待预制菜进校园。
局座认为,实践才能出真知。与其空谈,不如把预制菜大量引进到这些媒体人、专家工作的机关食堂,自己亲身体验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如果预制菜是个好东西,先让领导们享用。
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
一是给国家节省开支,用在其他民生保障;二是拉动GDP,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
隔夜菜好不好吃,自己不清楚?几十年岂不是白活了。更别提,为了保存,这些菜里面加了多少添加剂。
确实,现在360行,行行都困难,但不能只关心经济,没有了底线和责任。
孩子就是家长的软肋,更是底线。
预制菜能不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是家长操心的事。预制菜如果进了校园,很多家长肯定“宁愿不让孩子上学,也不吃”。
学校食堂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就要对孩子负责,要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句话不能成为一个口号,背地里全是人情世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