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胡友松照片
引言
1996年8月北京的一间住所内,有几个人正在与一位老人进行谈话。突然,有人说了一句:“台儿庄就是你的家。”
这句话立即让这位老人破防,流下两行眼泪。这个老人究竟谁,又与台儿庄有什么样的特殊情结呢?
要了解这个老人,就要不得不说起两个和她有密切关系的人。一位他的亲生母亲胡蝶,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称为“电影皇后”的电影明星。
另一位是她的丈夫李宗仁,曾经担任中华民国首任代总统、副总统,国民党桂系首领。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首任司令长官,率领中国军队获得正面战场的首次胜利。
这位老人便是李宗仁的妻子、民国第一美女影后胡蝶的私生女胡友松。

图|胡友松旧照
01 胡友松是如何结识李宗仁的?
胡友松出生于1939年的上海,母亲胡蝶给她取名叫做胡若梅,大意是希望他能和梅花一样美丽坚强。
她的童年是在上海和南京度过的。6岁那年,她患上湿疹,医生建议她适合在北京生活。恰好张宗昌姨太太沈文芝逃难来到南京,胡蝶便委托她将女儿带到北京。
从小,胡友松就不知自己父亲到底谁。她也曾问过母亲,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你没有爸爸。”
一直到今天,人们都对胡友松父亲的身份猜测不一,她的身世因此也变得扑朔迷离,说法不一。
上海解放前夕,胡蝶辗转来到香港。从此,母女两人从此天各一方,知道1989年胡蝶在加拿大去世。

图|电影皇后胡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想要努力融入社会,她来到一所中学读书,还改名为胡友松。由于她从小的特殊经历,使她和当时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她的青春时期是在沉默中度过的。
随着年纪渐渐长大,胡友松越长越漂亮,和母亲一样美丽动人。
中学毕业后,胡友松考入一所医专。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肺结核病医院,后来调到北京复兴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由于胡友松出身不好,在当时是“资产阶级出身”。她不管怎么努力工作都得不到认可。因此,胡友松心情非常苦闷,天天幻想着哪天能改变这种情况。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时,中国北京首都机场热浪袭人,一架专机刚刚停稳,舷梯上走下一位特殊的客人。

图|李宗仁回国当天,和周恩来等人并肩而立
只见他手中一顶白色礼帽,身上穿着一身深色西装,个子不高但身材笔挺,颧骨突起,头发发白,但一双目却光炯炯有神,俨然带着一身军人独有的气质。
在盛夏的烈日下,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神采奕奕走近舷梯,和这位刚下专机的客人双手相握,四目相对,百感交集。
这位特殊的客人热泪盈眶,总理慈祥的面容上洋溢着微笑,几十年的恩恩怨怨一扫而尽......
在总理的身后,一同前来欢迎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郭沫若、陈叔通,国务院副总理贺龙、陈毅、罗瑞卿等,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冰、高崇民、李四光、沈雁冰、许德珩;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傅作义、蔡廷锴等。另外还有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名人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欢迎的人群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他就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受到如此隆重而又特殊的欢迎的这位特殊客人又是谁呢?
他就是曾经指挥过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的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客居美国16年后,李宗仁终于偕妻子郭德洁回归祖国怀抱。

图|1965年7月20,李宗仁抵达北京,周总理、陈老总等人前往迎接
随后,李宗仁在北京机场宣读了《李宗仁声明》,宣布自己回到祖国,这件事我成为当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
当时,胡友松正在通县医疗队劳动,第一次在广播里知道了李宗仁的名字。
1966年3月,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洁身患乳腺癌去世。很长时间内,他的心情都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中央统战部长和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李宗仁的晚年生活,为了帮助他从丧妻之痛走出来,便托人四处为他到处寻找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但都被李宗仁一一拒绝,直到胡友松的出现。
1966年6月初,程思远遇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翻译家、上海著名记者张成仁。当程思远聊到李宗仁一个生活非常不便,心情十分苦闷想要一个人伺候时,张成仁突然说:“我知道有个人可能很合适。”

图|李宗仁与妻子郭德洁
程思远忙问:“你说的这个人是谁?现在在哪里工作啊?”
张成仁说道:“这个人就是胡蝶的女儿胡友松,她不仅人长得漂亮,气质还好,在北京医院从事医护工作,正好符合条件,”
某个周末的下午,胡友松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突然收到张成仁的一通电话。电话中,张成仁问:“你知道程思远吗?”
胡友松说道:“谁不知道程思远,就是大名鼎鼎李宗仁的部下嘛!”
张成仁说道:“那行,待会我和程思远去医院接你,带你见一个大人物。”
就这样,程思远等人便载着胡友松来到李宗仁公馆。让胡友松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次要见的人竟然是自己仰慕已久的李宗仁。

图|程思远
02 李宗仁对胡友松一见钟情,发起强烈攻势
经过这次见面后,她才得知自己是要照顾李宗仁的生活。
而李宗仁与胡友松一见面,见她生得落落大方、聪明伶俐,竟然一见钟情,不顾自己已经75岁的高龄,对胡友松展开强烈的攻势并发起求婚。
胡友松此时才27岁,两人年龄相差接近50岁,这种年纪悬殊的老少配。即便是西方国家都比较罕见,更不用说是社会主义的中国了。
收到李宗仁的求婚后,胡友松心中十分矛盾,心中一团乱麻。自己才27岁的年纪,怎么能嫁一个大这么的老头呢?
但胡友松转念一想,自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异类,居然会成为李公馆的座上宾。虽然李宗仁老了一些,但曾经指挥过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还担任过国民政府的代总统,如今回国后年老丧偶,又没人照顾他,自己这点牺牲算的了什么呢?

图|李宗仁在台儿庄
就这样,胡友松便答应了李宗仁的求婚,事情汇报到周恩来这里后,周恩来却不同意。原来,他以为李宗仁要找一位保健秘书。思来想去,便说道:
“我们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不兴雇佣私人女秘书。但如果李先生这么喜欢胡女士,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正式履行结婚手续。我国婚姻法没有限制双方年龄,只要符合婚姻法就可以结婚。”
1966年7月26日,北极西总部胡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胡友松和李宗仁喜结连理。
这场婚礼虽然没有很隆重,但从前来祝贺的宾客的人群和来客,便可以看出这所住宅主主人身份的特殊。婚礼前一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高富有亲自给两人办理了结婚证书。
婚礼当天,周恩来总理虽然没有参加,但十分关注他的生活。婚后,周恩来赶紧指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为李宗仁安排专列,前往北戴河度蜜月。

图|胡有松和李宗仁在家中
当大家得知的胡友松和李宗仁结婚的消息后,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和议论。世人都以为胡友松贪图李宗仁的财产和名声,对她的误解很深,
但胡友松生性要强,刚一到李公馆便和工作人员郑重说明:我不管钱,所有的钥匙和存折都不管,也不继承李家的财产,只负责照顾李先生的生活和起居。
对此,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也曾说:不管一年还是两年,我父亲最后的时光都是她照顾的。我非常感谢她,她永远是李家的人。
在此后的时间里,胡友松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正是在她的关心的照顾下,让李宗仁的晚年得到很大的慰藉和满足。
和这样一位特殊身份的人生父在一起,胡友松的心态也非常复杂。他回忆道:
他既是我的丈夫,又像是我的长辈。

图|李宗仁照片
但和李宗仁婚后的生活,让她获得自己为数不多的温暖。的确,胡友松从小不知道自己父亲究竟是谁,从未享受过一天父爱。和丈夫结婚后,她从李宗仁身上一定程度弥补了这种缺失。
每次晚上睡觉,李宗仁都要来她的房间看一看,看她被子有没有盖好。后来,胡友松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便不让他来了。为了避免打扰到妻子,便光着脚的来到她的房间看她有没有睡了。
某次,胡友松夜间被蚊子咬了,他在打仗期间听人说唾液可以消毒并经常用这种方法对付蚊子,他便用自己唾液往她身上涂抹。
还有一次,胡友松肚子着凉了,医生的药方是磕四两南瓜子。这就让胡友松为难了,自己怎么能嗑完这么多南瓜子。
当天晚上,李宗仁便将四两南瓜子全部嗑成了瓜子仁。早上醒来,胡友松看着满满一盘瓜子仁愣住了。
李宗仁对妻子说道:“若梅,我已经把瓜子都给你嗑好了,你赶紧吃吧。”

图|胡友松儿时与母亲蝴蝶照片
见此情景,胡友松感动得掉了眼泪。自己居然遇到一个这么疼自己的丈夫,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照顾他,死心塌地和他好好过日子。
此前,胡友松从未体验过家庭的温暖,却被李宗仁的关心和疼爱给融化了,也渐渐适应了婚姻生活。婚后的大部分时间,两人便待在家里看报、画画、下棋消磨时间。
婚后的生活,李宗仁过得非常愉快。他还将两人的照片冲洗了很多张,分别寄给自己在国外的朋友。照片背后。他还写着:这是我的妻子胡友松。
03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生活如何?
就在胡友松在这段婚姻中体会到归属和幸福时,外面的世界却变得风雨飘摇,李宗仁身体也渐渐衰弱。1968年4月,李宗仁患上肺炎,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1968年9月30日,李宗仁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国庆晚宴。当晚,李宗仁突发重病,送到北京医院接受治疗。

图|李宗仁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握手
经医生诊断,李宗仁患上了直肠癌,命悬一线。此后,他长时间卧床不起,胡友松一直侍奉左右,在医院陪护。
对此,她无怨无悔,并说:“他的亲属们都在国外。身为他的妻子,我有责任照顾他。”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的身体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禁老泪纵横。
在病榻上,他说道:“身为一名军人,我一生只流过两次眼泪。第一次是因为母亲去世,第二次便是对胡友松的牵挂和不舍。”
临终之际,他还对胡友松嘱咐道:“你生性要强,我实在是不放心。清明节可不要忘记给我扫墓,让后人知道我还有一个年轻的妻子。”
李宗仁追悼会上,除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之外,只有胡友松是他唯一的亲人。

图|周恩来
从两人结婚到李宗仁逝世,两人的婚姻持续不到三年时间,却成为成为胡友松人生最为重要的时光。
就在的李宗仁去世不久,胡友松便给赶出李公馆,来到一间四合院住着。后来,她又来到五七干校接受改造。
直到1971年,周恩来才得知她来到湖北沙洋农场劳动。在会上,周恩来大发雷霆并拍桌子说道:“北京这么大还放不下一个胡友松吗,赶紧让她回来。”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胡友松顺利回到北京,来到一家电子原件厂工作。为了开启自己的新生活,胡友松改名王曦。1973年,胡友松来到中国第一档案馆工作,直到退休。
1976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周恩来病重。在病重之际,周恩来还关心着李宗仁的遗孀过得如何,多次和工作人员确认:“胡友松还好吗?”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了。他的离开,对胡友松打击很大。80年代初,李宗仁去世十多年后,胡友松再婚了。但这段婚姻并不如意,很快她便离婚了。

图|李宗仁、郭德洁和小儿子
1985年退休后,胡友松便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但不管历史的年轮如何转动,胡友松在每年的清明节以李宗仁夫人的身份来到他的的墓前拜谒并深情祭奠。
李宗仁去世后,周恩来曾经做过批示:李宗仁的遗产上交国库,郭德洁的遗物由胡友松继承。
对于丈夫李宗仁生前的每一件生活用品,胡友松都非常爱护有加。即便是她生活过得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想到去变卖。
特殊时期,她还偷偷将一部分遗物封到墙壁中,才得以成功保留下来。从1969年到1982年期间,他还先后将国家给她先后发放的13.7万生活费和李宗仁的8万多私人存款全部上交给国家。
她表示:自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需要国家给她的任何照顾。此外,她还将的李宗仁生前极为珍贵的100多张照片悉数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图|胡友松和工作人员
04 台儿庄政府四处找寻李宗仁遗孀下落
李宗仁生前常常将台儿庄视为自己第二故乡。从1985年起,台儿庄为了几年战特殊的战役,先后修建了李宗仁史料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火车站遗址等景点还先后举办了台儿庄战役胜利的50、5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李宗仁去世后,台儿庄的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他,甚至还到处打听她的妻子胡友松的下落。1996年8月,枣庄市台儿庄区的领导偶然得知她在北京隐居的消息,便四处派人打听找寻。
原来,胡友松隐姓埋名,改名叫王曦,所以极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皇天不负有心人,工作人员终于靠着一点点线索,几经周折找到了胡友松。
某天,有人敲响了胡友松的家门。当来人亲切地唤她“娘家人”时,胡友松激动地流下热泪。

图|台儿庄战役旧照
当她得知对方来意后,缓缓说道:“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先生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纪念地,我一定要来这里看。”
对于台儿庄这个地方,胡友松虽然只是从丈夫口中听说过。她回忆道:
“在和李先生生活的岁月里,我知道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对他的高度评价,生平最大的贡献便是北伐革命、台儿庄战役和回国定居。因此,台儿庄这个和李先生一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作为李先生名正言顺的妻子,我怎么会没有感情呢?”
于是,便有了她人生第一次台儿庄之行。回到北京后,胡友松打开家中的墙壁,将尘封30多年的遗物拿出来。一共有200多张照片、60多件遗物等,此外还有郭德洁留下的宝石首饰、翡翠。
她将这些东西都捐给桂林李宗仁官邸,表达了对于李宗仁故乡的怀念。

图|胡友松晚年照片
为了表达对胡友松的感谢,台儿庄的人民还将她列为荣誉市民。此外,还专门为她建造了一间别墅,让她得以安享晚年。
胡友松居住的这座别墅一共两层,距离李宗仁史料馆很近,别墅是李宗仁史料馆的一件特殊藏品,默默守护着李宗仁。
以后的时间里,她不断将自己不多的退休金捐给希望小学。抗洪救灾义卖活动中,她将自己卖画得到的5200元悉数捐给了灾区群众。
有人问她为何什么要这么做?她说道:“这是因李先生的爱国精神一直铭记在心底,永远没有磨灭。”
1998年,胡友松接受了台儿庄市民的邀请,来到此处定居并担任的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此后,她一直定居在此地。

图|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别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8年友松确诊为直肠癌。对于自己的病情,她很乐观:“我患的是直肠癌,和李先生是一样的病。到死我们都是同病相怜。”
2008年11月18日,胡友松经医生去抢救无效后身亡,享年69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