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杨成武与聂荣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年龄上看,聂荣臻比杨成武年长15岁。不论是在艰苦的战争时期,还是建国后以及改革开放时期,两人之间的友情六十年如一日,始终没有改变。

晚年,聂荣臻多次回忆:

我一生戎马倥偬,也是在聂帅教诲下不断成长的一生。更是在聂帅的直接指挥领导下,奋勇作战、努力工作的一生,聂帅是我最信赖、最尊敬的良师益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平津战役前夕,聂荣臻与华北军区第十九、第二十兵团领导,左起分别是李天焕、杨成武、聂荣臻、罗瑞卿

01 成武啊,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好好说话了

1991年12月29日,正值聂荣臻92岁寿辰。当时,杨成武因回到福建老家无法回京,便给家中子女打电话,让他们订做一个大花篮,代表全家以及自己祝贺聂荣臻元帅长寿。

第二年春天,杨成武夫妇回到北京探望聂荣臻。当时,聂荣臻因病住院。从健康角度考虑,医生规定他说话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但这次两人相见,他们整整聊了一个多小时还有很多话没说完。

见此情形,医生只好示意他赶紧结束谈话。杨成武见状,只能借口自己还有其他事情没有处理,便起身与聂帅道别。

但聂荣臻依旧恋恋不舍,并说道:“成武啊,你不要走,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好好说话了。”

杨成武与聂荣臻的相识,是在中央苏区。在上中学期间,杨成武在老师张赤南的鼓动下参加了闽西古城暴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杨成武将军照片

自从投身革命后,杨成武进步很快。1931年,年仅17岁的杨成武已经是红一军团第11师32团政治委员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聂荣臻从上海白区来到中央苏区,受命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也是在这时,杨成武与聂荣臻相遇了,土地革命的大洪流让两人正式走在一起。

相比杨成武,聂荣臻可以说是一位革命长者。在北伐战争中,叶剑英担任军委特派委员等职务,杨成武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第一次见到聂荣臻,杨成武晚年回忆道:

聂荣臻个子高高的,看起来清瘦白净。身上穿着咖啡色皮夹克。看起来十分文雅又英俊,就像是个大学教授。

两人正式开始交往,始于1932年3月。当时,杨成武担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此时的他还不满18岁。从此,杨成武便开始长期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开始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聂荣臻与美穗子

中央苏区开始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后,在宜黄县仙人桥伏击战中,聂荣臻来到杨成武所在的11师32团任职。恰好该团团长并不在岗,聂荣臻便同杨成武一同来到前线指导作战。

在杨成武指挥下,他和其他红军兄弟的配合下,终于取得了重大胜利。战斗中,将敌军59师师长陈时骥活捉,缴获了大量兵器。

战争结束后,聂荣臻夸赞了杨成武和他率领的32团:“在没有团长的情况下,你们任务完成得很好。尤其是杨成武,真算是‘模范团政治委员’。”

红军长征开始后,身为团政治委员的杨成武,先后和黄开湘、耿飚等人一起,率领红2师第四团作为先后团,一路披荆斩棘,抢夺关隘,先后参加和领导了很多著名的战斗和战役。

在此期间,聂荣臻也给予了杨成武很多关怀。在血战湘江战斗中,即将要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防线时,杨成武的腿部受伤,无法参加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第一军团

得知这一情况,聂荣臻特地嘱咐红二师师长陈光:不要将杨成武寄养在老乡家中,一定要派人抬着杨成武走。

正是在聂荣臻的关心和照顾下,杨成武得到了红军部队医生的精心照顾,腿伤也渐渐有所好转,后来的杨成武也因此有机会屡次建立奇功。

杨成武的腿伤渐渐恢复后,他在红一团首长的领导下,率领部队夺占娄山关、突破乌江、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了天险腊子口,屡获战功,也为中央红军能成功抵达陕北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红军过草地期间,他率领红四团在充满危险的战斗中踏出了一条成功北上的道路。在争夺天险腊子口的战斗中,杨成武巧用骑兵,一举突破了天险。对于这场战斗,聂荣臻高度评价道:“只要成功打开腊子口,全盘都成功走活了。”

革命过程中,注定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他们成功抵达陕北吴起镇后,杨成武和黄开湘都患上严重伤寒。接连好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杨成武年轻时照片

更加令人心痛的是,黄开湘因病去世,而杨成武的病情也更加严重了,持续好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命悬一线。

很快,聂荣臻便得知了杨成武的病情。对此,他非常挂念,便赶紧帮他找来医术精湛的医生来到床上。

在病榻前,聂荣臻含着眼泪,紧紧握着杨成武的手说:“成武,你的病很快会好,将来我们还要一同和日本鬼子战斗。抗日战争还没有胜利,你可一定要挺过来啊!”

听到聂荣臻的一席话,杨成武瞬间泪流满面,心中好似涌上一股暖流。在医生和战友的精心照料下,杨成武终于成功战胜了病魔。不久,他便继续在抗日战场上继续驰骋了。

02 聂荣臻和杨成武并肩战斗的岁月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后,杨成武为被任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率军开赴华北战场。

在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中,杨成武也参加了这场战斗。战前,115师副师长聂荣臻认真交代了杨成武任务,交代他负责打援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平型关战役图

在杨成武的努力下,他率部成功完成了聂荣臻交给他的任务,保证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115师主力跟随八路军总部南下。

当时,聂荣臻担任115师长副师长兼政治委员,受命率领骑兵营、独立团、随营学校、师教导队等三千人,在晋察冀临时省委的联合配合下,他们成功在晋察冀打开新的局面。

当时,杨成武率领的独立团是聂荣臻等人开辟晋察冀根据地起初最重要的武装力量。1937年11月,聂荣臻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委员兼晋察冀军区司令。

他率领杨成武等部队抵达阜平后,和八路军总部提出一个建议:将杨成武所在的独立团扩编为独立第一师,下面成立三个团。先搭建好框架,配备好干部,装备和兵员将来可以慢慢充实。

成立独立师后,部队逐渐扩大。在这之后,杨成武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师师长等职务。

也是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杨成武率领部队先后在太行山麓、长城内外、易水河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47年4月,萧克(左一)与聂荣臻、杨成武在正太战役中

1939年5月,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在大龙华战斗中取得胜利,成功缴获日军大量机密文件,歼灭日伪军400多人。

看到这次战斗的战绩,聂荣臻激动地说:“成功缴获这批文件,这要比缴获几十门炮和几百支枪的价值更大。”正如聂荣臻所说,这些文件送到延安后,对于我党今后制定与敌人斗争的策略提供了主要帮助。

1935年11月,杨成武带领部队指挥部参加了著名的黄土岭的伏击战。这场战斗中,他率领将士奋勇杀敌,成功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也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

阿部规秀中将死后,在日军朝野产生了极大震动,纷纷惊呼:好好一朵“名将之花”就这样在太行山上凋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阿部规秀

随后,杨成武便率领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坚持度过了华北抗战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岁月。1945年,解放战争打响后,杨成武继续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工作。战争期间,杨成武先后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等职务。

他率领部队先后在华北转战,先后参与和指挥了大同正太、集宁、清风店、保北、清风店、石家庄、张家口等战役,先后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

在华北地区,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杨成武前前后后一共战斗了整整13年。在这段岁月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建立后,杨成武参加了朝鲜战争。战争结束后,杨成武全心全意投入到人民解放军正规化、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中来。

从1952年开始,杨成武先后担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参谋长兼副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40年8月沙飞摄影,左起: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

1954年10月,中央任命杨成武担任副参谋长。此后,他一直在总参谋部工作,长达20年时间。1955年4月到1958年9月,杨成武还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而在这段时期内,聂荣臻长期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代理总参谋长等职务。也是在段时期,两人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十分频繁,感情也愈发深厚了。

在军委工作期间,聂荣臻十分信任关心杨成武。50年代中期,中央选定聂荣臻为组织和具体领导中国科技的相关负责人。

有关他分管的内容,只要属于杨成武的工作范围,聂荣臻都愿意交给他办。对于聂荣臻交给他办的事情,杨成武也是认真负责办好。

聂荣臻领导和组织两弹一星的过程中,身为常务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也是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前中)和杨成武(后中)的合影

03 毛泽东:杨成武的后台,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才轮到你

在生活方面,两人也是互相关心。聂荣臻生病时,杨成武总是第一时间前去探望。杨成武生病时,聂荣臻也是充分给予关心和帮助。

1966年6月的一天,杨成武的妻子赵志珍在和聂荣臻汇报工作时,由于工作高度紧张,杨成武感觉自己天旋地转,甚至还不小心摔了一跤。

经医生诊断,杨成武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征。诊断结果出来后,聂荣臻当天上下午都有会议。当天下午,会议结束后。快到晚饭时间,聂荣臻提议要去看望杨成武。

秘书建议他晚上前去探望,但聂荣臻担心晚上还有会议召开,便赶紧来到杨成武家中探望,还特意推迟了晚饭时间。

同年11月,杨成武由于工作过于紧张,再度病倒了。当时,刚刚从西北实验基地主持导弹和武器实验的聂荣臻回来,和周恩来和毛泽东汇报实验工作。

当他得知杨成武病重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来到总参招待所前去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毛泽东与聂荣臻

1968年,杨成武遇难。得知这一情况后,聂荣臻发觉事态已经变得严重,便于4月7日给毛泽东写信,说明了自己和杨成武在一起工作的情况和对他的看法。

过了几天后,毛泽东在给聂荣臻写的信上批示:荣臻同志,信已收到。安心养病,勿信谣言。

不久,毛泽东见到聂荣臻,亲自说道:“如果说杨成武的后台,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才轮到你。”

直到1974年,杨成武才得以成功出院。这年8月4日,杨成武从北京医院出院。这天,他在妻子赵志珍的陪同下,一同前去探望聂荣臻夫妇俩。

从当天下午三点开始,两家人一直来聊着。吃过晚饭后,两人又继续聊到晚上八点,杨成武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聂荣臻夫妇听到杨成武一家人六年来的经历和遭遇,不由感到十分动容和感慨,止不住开始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聂荣臻全家福

同年8月底,周恩来和聂荣臻、叶剑英等人找到杨成武并转告:“主席让你还是回到总参工作。”

对于自己能重新参加工作,杨成武感到十分高兴。但是对于自己是否能回到总参,杨成武还是有些犹豫。再三思考下,杨成武说道:“把我随便安排到什么地方都行,最好还是不要回总参,我在哪里都能革命。”

过了一段时间后,聂荣臻和杨成武再三劝告:“让你回去是主席亲自嘱咐的。既然让你回去,为什么不回去呢?”

在聂荣臻和叶剑英的再三劝告下,杨成武服从大局,回到了总参谋部。中央任命杨成武担任第一副总参谋长,后来担任党委第二书记。

在宣布杨成武回到总参工作的命令时,叶剑英说道:“今后杨成武负责主持总参工作,今后总参的事情由杨成武负责。”

1975年1月,中央任命邓小平担任总参谋长。在总参干部大会上,邓小平和大家说道:“我们总参真正的班长其实是杨成武,我只是简单地挂名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黄克诚(左三)同邓小平(右一)、罗荣桓(左二)、聂荣臻(左一)等参观防空部队器材展览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于北京病逝。邓小平来到江西后,在叶剑英和聂荣臻的领导下,杨成武为政局的稳定先后付出了一系列努力和工作。

有段时间,杨成武和叶剑英、聂荣臻等人来到西山居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杨成武与聂荣臻之间的来往更多了。

后考虑到安全因素,聂荣臻和叶剑英陆续下山,杨成武便开始充当两位老帅的“联络员”。9月21日,聂荣臻派杨成武去找叶剑英并嘱咐:“一定要采取果断措施,一次性解决问题。”

10月5日,杨成武转告聂荣臻:“关于这件事已经商量好了,请你放心。”10月6日,党中央迅速稳定了形势。

此后,聂荣臻和杨成武继续在人民解放军工作,1977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一中全会。会上,中央选举聂荣臻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同年9月,由于工作的需要,杨成武来到福建前线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兼任副总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聂荣臻与杨成武谈话

04 聂荣臻病逝,杨成武抱怨:怎么不通知我

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重点发展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两人一同为军队和党的建设努力奋斗着……

上世纪70到80年代,中央军委曾经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关于军队高级领导班子的人员配备工作。

当时,杨成武已经65岁了,已经担任了两年的福州军区司令。当时,军队高级干部已经逐步老化。聂荣臻考虑到杨成武在这些人当中年纪不算大,身体也算硬朗,熟悉军队的情况,并长期在总参谋部做领导工作。

因此,他认为杨成武还是重新回总部工作,负责支持军委常务领导工作的助手比较合适。聂荣臻便认为:杨成武还是回到总部工作,担任军委常务领导工作助手比较合适。

为此,聂荣臻专门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还安排秘书周均伦主持军委常务工作的领导当面和他汇报情况。种种原因下,聂荣臻的建议没有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聂荣臻与李先念

1983年6月,杨成武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随后又从福州军区回到北京。1987年,杨成武和叶剑英先后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上退下来。

在此前前后后,聂荣臻的身体大不如前,逐渐年老体弱。为此,杨成武常常前去探望他。

也是在这段时期,上世纪50年代便决定编写的华北解放战争史和之晋察冀抗日战争一直长时间没有定稿,知道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出版定稿。

在编写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聂荣臻和杨成武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和有用的宝贵意见,给编写人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992年5月上旬,聂荣臻的病情逐渐加重。杨成武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感到非常不安,更是多次和他询问病情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杨成武晚年照片

后来,当他得知聂荣臻病情好转的情况,心中才逐渐得到宽慰。但好消息没有多久,便传来了噩耗。

就在5月14日晚上,聂荣臻离开人世。在他弥留之际,聂荣臻办公室负责人周均伦分别中央办公厅、军委办公厅的相关负责人汇报了这一消息。相关领导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赶紧感到聂荣臻家中,分别通知中央领导同志和聂荣臻做最后的道别。

由于当时是子夜时分,周均伦因为过度紧张和悲伤,一时间忽略了通知杨成武,第二天,秘书和杨成武汇报了聂荣臻病逝的消息。秘书的话还没有说完,杨成武的眼泪便夺眶而出,赶紧通知家人来聂荣臻家中。

司机驱车来到聂荣臻住的门口杨成武见到周均伦抱怨道:“周秘书啊,我在聂帅的领导下整整工作了六十年。如今他去世了,你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不让我见他最后一面呢。”

说完,杨成武再次失控,止不住掉眼泪。听到杨成武这一番发自肺腑地发言,一边的周均伦听后也是感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39年迈,聂荣臻在杨成武、邓华、孙毅能等人的陪同下检阅一分区的子弟兵

进门后,杨成武站在聂荣臻灵床边久久不愿离开。此时此刻,他多么想要再看一看自己一声敬重的良医益友,但此生再也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