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上,最具威胁力的武器是什么?

不是航母,不是海上战争机。

而是“核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问世,人们便对核潜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核潜艇”太过奇特,它是靠什么运作的?

为何可以在海里潜这么深?

它的内部构造,又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问题,不停在人们的大脑里转圈圈。

其余发达国家也好奇,经过不遗余力的研究。

除英国外,另外5个国家也研究出“核潜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

网上有不计其数,关于“核潜艇”内部的照片。

其中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觉,

潜艇内部是红色的光,战士们也是在红灯光下进行工作。

事出必有因,难道红色灯光具有特别含义?

红光代表什么?

红色,通常是一种危险警示。

红色在所有颜色中最为醒目,人类的视觉系统对红色具有高度敏感性。

因此人们常会使用红色,来提醒大家保持警惕,前方有危险。

我们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特别是科幻类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海里的潜艇,还是外太空的飞船

遇见危机那一刻,整个画面便会出现红色灯光闪烁。

目的便是提醒剧中人物,现在发生了紧急事件,需要尽快撤离。

网上发出的关于潜艇内部照片中,潜艇内部全是红色灯光。

难道是他们遇见了危险?答案当然是没有任何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纳红色灯光照明,恰恰是他们为应对危险而准备的。

为何潜艇内采纳红色灯光。

潜艇中,红色是相当重要的照明灯光。

在文章的前面,我们提过,人类的视觉系统对红色是极其敏感的。

那为何潜艇会挑选用红色作为主要照明灯光,不会刺激视觉系统吗?

第一我们需要了解一个词:“帕金赫效应”。

从一个光线特别明亮的地方,突然进入一个光线较暗的地方。

我们的视觉,便会产生“盲”的感觉。

这个时候我们能看见的,只有一片黑暗,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暗部环境。

同理,我们看完电影之后。

从灯光较暗的房间走出来,需要花一点时间适应外面的强光,这个现象便叫“帕金赫效应”。

潜艇因为它特别的工作性质,在构造设计方面比较特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潜艇,还有舷窗设计。

随着科技进展,潜艇将舷窗设计去除,利用雷达、望远镜等高科技手段对外进行勘察。

潜艇内一般情况下,会有两部望远镜,两部望远镜的功能用途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观察潜艇外部环境的。

潜艇想要浮出水面,士兵会先通过潜水望远镜,观察水面外的情况。

确定没有任何威胁的时候,潜艇才会浮出水面。

这个时候,舱内红色灯光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所有颜色之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能量却是最小的。

相对其他颜色更加和气,透视度强。

这样便能使人的视觉系统,从黑暗环境迅速适应强光环境,也能从强光环境迅速适应更加黑暗的环境。

这样无论潜艇外的环境,是白天还是黑夜。

士兵都能第一时间,通过潜艇望远镜观察外部情况,而不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潜艇舱内,使用红色灯光的原因。

“另有所途”?

其次,有一种说法是用灯光来辨别时间。

白天的时候,舱内便使用白色灯光,夜晚便使用红色灯光。

潜艇不同于太空舱,宇航员通过太空舱的舷窗,能看见太空景色。

外太空明亮,还能看见蔚蓝的地球和漂浮在太空的陨石。

即便是不分白天黑夜,宇航员也不会觉得压抑。

海洋则不相同,深海之中除了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到。

人长时间看见外部这样的环境,会极度压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在设计潜艇的时候,可能便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设计师们在之后的设计中将舷窗取消。

潜艇的内部环境压抑,活动空间小,空气流通不畅。

为使其隐藏性更好,牺牲了舒适度。

人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不知道具体时间,会产生焦躁不安等情绪。

由灯光来辨别时间,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白天使用白色的灯光,士兵们正常运行工作。

夜晚时分,潜艇舱全部是换成红色灯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是让士兵知道现在是晚上。

另一方面,是封闭的潜艇舱,要是没有一点灯光,整个舱体一片漆黑,无法正常工作。

夜晚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正是应该好好休息的时候。

对于时刻待命的士兵们则不同,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一旦有任何紧急事件,必须第一事件采取行动。

红色的灯光光线柔和,即使是在黑暗的舱体内。

睡着的士兵,突然醒来也不会觉得刺眼,第一时间便能看清整个舱体的情况。

通过柔和的红色灯光,值班士兵们在不打扰其他战友的同时,也能够继续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何潜艇舱内要使用红色的灯光。

最后的话

不得不提的一点。

大家一定会觉得能在“核潜艇”上工作。

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为国防事业做贡献,那是光宗耀祖的事。

我们不可否认这一点,但在看见他闪光点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他们承受的痛苦。

“核潜艇”潜海时间,最长能达到三个月之久。

三个月都在深海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文章中便提到过,潜艇为了隐藏性舍弃了舒适性。

这里狭窄,空气不流通,还有机房发出的巨大噪音。

这些因素,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每一位士兵。

每次出行任务之后,士兵都会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以防心理出现疾病。

尽管国家随时关注着,每一位士兵的状况,但一些潜在疾病症状是无法幸免的。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士兵,能够幸免。

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生活,便是由他们在守护着。

不仅是“核潜艇”里的士兵,任何一位为国家付出的战士们。

我们都应当对他们产生尊敬之心。

是他们牺牲了小我,实现了大我。

感谢他们的付出,才会有如今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