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杨振宁回国探亲,周总理特地邀请他们夫妇吃饭,地点设在人民大会堂,杜致礼得知宴会厅的名字后,向周总理开了一个玩笑,“抱怨”周总理重男轻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宴会厅叫什么名字?杜致礼说了什么?周总理什么反应?

一、杨振宁与杜聿明成一家

1949年初,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被解放军擒获,成为俘虏,共产党以礼待之,而他远在台湾的妻子曹秀清却被蒋介石“禁足”台湾,生活窘迫。

1950年,杨振宁和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在美国结婚,两个本不相干的家庭被联系起来。曹秀清在台湾孤苦无依,向蒋介石提出:“我女儿结婚了,我想去美国和她团聚。”

蒋介石多疑,怕曹秀清借机回大陆,直接拒绝了她的要求,好在曹秀清有个争气的女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蒋介石对曹秀清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准许曹秀清去美国和女儿女婿团聚,并亲自为她送行。

蒋介石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拉拢杨振宁,他对曹秀清说:“到了美国,你多劝劝杨振宁,让他回台湾(地区)看看。”

今时不同往日,杨振宁“身价”大涨,如果他能来台湾,无疑会大大增长国民党的气势。

曹秀清对老蒋这副嘴脸十分鄙夷,但为了不影响去美国的行程,她只能假意应道:“好的。”

在美国,曹秀清和女儿、女婿、孙子生活在一起,祖孙三代其乐融融,这份温暖实在太过久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杜聿明在这年12月也得到特赦,选择定居北京。在周总理的一番安排下,曹秀清暗中回到了大陆,与丈夫团聚。

杨振宁他们也想回国,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二、杨振宁首次回国

为掌握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一名美籍华人,当时中美关系冷若冰霜,美国下令,不许国民到中国旅游,杨振宁又是一名科学人才,美国绝对禁止他去中国。

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开始来往,杨振宁看到曙光,立马给大陆的父亲写信,提出:“我想回大陆。”

杨振宁身份特殊,回国是大事,杨武之立马把这件事报告给国务院,周总理回复道:“好啊!只要杨振宁回国,祖国随时敞开怀抱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8日,杨振宁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此时他和杜致礼已经结婚21年了。

杨振宁和岳母曹秀清在一起生活过很长时间,一直亲切地叫她“妈妈”,彼此比较熟悉,但这是他第一次见岳父杜聿明,有些放不开,于是他恭敬地喊道:“杜先生。”

听到这称呼,周总理笑着纠正道:“你该叫岳丈大人。”

杨振宁笑了笑,改口道:“对对对,岳丈大人好。”

杜聿明拍拍杨振宁的肩膀:“好好好,你是祖国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也不放过曹秀清,曹秀清正要落座,周总理调侃道:“坐到你女婿身边去,丈母娘不是最爱女婿嘛!”

玩笑过后,宴会的氛围轻松了很多,彼此陌生的几个人也拉近了距离,不得不说,周总理很善于交际。

此后,杨振宁每年都会回国探亲,和大陆的联系越发密切,老蒋看得十分眼红。

三、杜致礼开玩笑

1973年夏,杨振宁第四次携妻子回国探亲,每次回国,他都少不了要来周总理这儿走一趟。

第二天,周总理如以往一样,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杨振宁夫妇、杜聿明夫妇,邓颖超陪同在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振宁一家和周总理已经很熟了,说话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拘谨,他们仿佛多年老友一般。

周总理把宴请他们的地方选在安徽厅,看到这个名字,杜致礼开玩笑道:“杨振宁是安徽人,你们就选在安徽厅,我可是陕西人,怎么不考虑考虑我?我看你们这就是重男轻女。”

周总理一点也没觉得这话冒犯,听了哈哈大笑,觉得杜致礼的话甚为有趣,调侃道:“哎呀,疏忽了,疏忽了,下次给你选个陕西厅!”

杜致礼笑道:“这还差不多。”

虽然是一场小型国宴,但他们的氛围更像家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回国,杨振宁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是新中国诞生后,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美国华人科学家。

杨振宁这次回国,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在他的影响下,100多位美籍华人科学家纷纷踏上故土,为中国打开了科学交流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