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部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

就在上周,38岁的小李(化名)为远方的陌生人捐出了一份“生命礼物”,成为南昌第5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可以拯救血液病重症患者的善举。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实现16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接受捐献的病人因此重获新生;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达328万人份,累计为11.6万余位血液病患者提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检索服务。

数字的背后,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们用大爱创造生命接力的奇迹。9月16日是第9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记者日前通过走访,记录下几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生命点亮生命的故事。

一次献血埋下挽救生命的种子

“滴……”9月7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运作结束,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南昌县青年小李成功捐献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

“您是南昌县第6例、南昌市第5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江西省第30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您为一名远隔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2岁血液病儿童送去了生的希望。”听到这句话,小李感慨万千。他突然意识到,从这一天起,世界上有一个陌生人跟自己流着同样的“血”,两个未曾谋面的人也因此有了一份牵挂。

小李是南昌县一家消防设备公司的老板。2021年6月,他在莲塘献血屋献血时,通过红十字志愿者的动员宣传,首次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后,小李坚定地留取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在库志愿者。

没想到,当时埋下的这颗挽救生命的种子,在两年后会悄然开花结果。2023年5月,正在工作的小李接到了南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他再次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

“非亲属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没想到自己短短两年就配型成功了。有机会去挽救另一个生命,我义不容辞。”小李说,他非常珍视这次救人机会,为了那个遥远的陌生人,他调整作息,注意营养搭配,增强体能,确保造血干细胞捐献质量。

9月7日10时45分,经过150分钟分离循环,小李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小李说:“我是3个孩子的父亲,他们知道我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后,都为我骄傲。希望这名小朋友能早日康复,健健康康地长大。”当天,采集的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第一时间送往受捐者所在城市。“我们感谢你的帮助,我们也将尽自己的力量去援助他人,回馈社会……”接受捐献者的家属在给小李的信中写道。

两次捐献为了同一个人

从身处绝望到“生命重启”,在受捐献者内心深处,最难忘怀的,一定是捐献出“生命礼物”的陌生人。

“我能感受到受捐患者及其家属的迫切心情。”郭陈圣嘉回忆,2021年,他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后,第一次接到求助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之后,他的反应是“兴奋得很”。

在等待捐献过程中,郭陈圣嘉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和身体的全面检查。2022年7月11日,经过4个多小时,郭陈圣嘉捐献出225毫升造血干细胞,帮助对方“重启”生命。

2022年11月份,郭陈圣嘉再次接到市红十字会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告诉郭陈圣嘉,由于原受助患者病情反复,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才能延续生命。“没问题,既然这么有缘,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助他一臂之力。”郭陈圣嘉毫不犹豫地说。

2023年1月10日,郭陈圣嘉再次走进采集室,126毫升的淋巴细胞被顺利采集出来,给了那个患者第二次重生的希望。他也成为南昌市第二例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和2023年全省首例捐献者。

献血56次的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从0到第56例,南昌的捐献故事有很多。

2013年,谢春晖听朋友介绍,国内每年有几万人死于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当时已累计献血56次的他,在中山路献血点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9年,谢春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光荣地成为南昌市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之后,谢春晖感觉自己的人生打开了新的一扇门,他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救人和公益之中。如今,他已经是南昌市红十字捐献志愿服务队的骨干队员。

谢春晖回忆,当年他刚加入南昌市红十字捐献志愿服务队时,志愿者人数并不多,现在已发展成注册志愿者150人、骨干30余人的爱心队伍。谢春晖还鼓励朋友们一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呼吁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器官(角膜)捐献登记队伍。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南昌市造血干细胞入库血样17344人份,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56例。”南昌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梁璐表示,近年来,广大群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支持度、参与度越来越高。根据各个血液病患者基因的配型不同,概率一般都是几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或百万分之一,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到队伍中来,用爱为生命续航。(全媒体记者高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