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需要远东大开发,来打开亚太市场,想要中国提供帮助,普京就得拿出利益交换。担忧被西方抛弃,泽连斯基访美觐见。欧盟玩火,要与中国打一场会让德国破产的贸易战!

远东开发,是俄罗斯向东看的钥匙

在刚结束的俄罗斯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上,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远东大开发项目又成为了论坛的重点话题,普京在12日出席论坛发表讲话时,就形容远东是“俄罗斯整个21世纪的战略重点”,并将其视作俄罗斯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俄罗斯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遭受到西方的制裁与孤立之后,俄罗斯几乎完全失去了此前极为依赖的欧洲市场,这时候俄罗斯不得不向对自己更友好的亚太地区发展合作,而远东大开发就是俄罗斯打开亚太市场的一把钥匙。

俄罗斯经济东移的发展潜力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在2022年,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13.7%;在今年上半年又增长了18.3%,这说明俄罗斯和东方国家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但是由于远东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这种增长潜力并不能完全释放,一旦贸易增长达到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极限,发展就会戛然而止,所以普京需要远东大开发这把钥匙,打开自己和亚太地区贸易的潜力。

此外,远东地区也确实蕴藏着大量值得开发的资源,这一地区几乎有俄罗斯一半的木材和黄金储量、70%以上的鱼类钻石资源、30%以上的钛、铜等矿产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开发,将会给俄罗斯带来一笔巨额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问题就在于,俄罗斯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开发这些资源,在本届的东方合作论坛上,即便普京已经将远东开发抬到了这样的高度,俄罗斯方面也只拨款约1万亿卢布,相当于仅仅100多亿美元来支持远东开发;在整个2022年期间,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投入也仅为2.9万亿卢布,约合300亿美元,这明显不足以支持整个广袤远东地区的发展。

俄罗斯需尽快给中国出海口,促进远东大开发

而这就涉及到了普京召开这场论坛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拉中国入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本届的东方经济论坛上,中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会者,俄罗斯非常希望中国能够注资远东大开发,帮助俄罗斯实现经济转型。

但远东开发所需金额是天量的,中国作为远东大开发的参与者,绝不可能花大力气给俄罗斯白打工,想要中国在远东大开发中发挥主力的作用,俄罗斯就必须让中国得到相应的利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外东北地区的出海港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参加论坛会议并在其中发言时,就直接点出了这一问题。

他在发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差、整体投资规模小、急需中国对远东进行投资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突破远东困境,让中俄互利共赢,他将海参崴比作“东北亚的香港”,建议俄罗斯在此地建立经济特区,运用税收、土地使用、金融等方面特殊政策,吸引更多外来投资技术人才,就像1970年代的香港一样。

王文还指出,打通吉林出海口同样也是俄罗斯远东经济开发的重要步骤,吉林距离日本海仅有15公里,但却被俄罗斯“锁住”。如果俄罗斯能够帮助吉林打通出海口,推动吉林的发展,将获得中国人的巨大好感,从而帮助俄罗斯自身获得更多投资。

从王院长的一系列讲话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察觉到,东北出海口或许是此次中国与俄罗斯合作进行远东开发的关键要点。

中国也确实非常需要这个出海口,对中国来说,振兴东三省经济确实是当下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而出海口就是,这些经济的关键要点。纵观中国的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东南沿海要明显优于内陆地区,海洋优势在当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东北能够获得出海口,则实现经济振兴的目标指日可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东北经济能够得到复兴,对俄罗斯的远东发展也是一大利好,中国可以利用东北经济的增长为俄罗斯提供更多投资,从而实现双向共赢。

泽连斯基赴美觐见,却体现出乌克兰正遭冷遇

除了俄罗斯近期在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之外,正在与俄罗斯持续交战的乌克兰,也正极力拉拢西方的支持,为此,泽连斯基将前往美国进行一系列外交活动。

据美国媒体CNN14日援引多名美国官员的消息报道称,泽连斯基计划利用此次亲自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机会前往美国进行访问,继续为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反攻争取更多支持,并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CNN获得的消息,除了会晤之外,二人还会在19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同时泽连斯基将在纽约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以色列政府14日时就已经宣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与泽连斯基进行会晤。

在这一系列行程结束后,泽连斯基将在21日单独访问美国国会大厦,虽然他不会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但预计将会与部分议员以及美国国会领袖单独会面。

这是季泽连斯基去年12月访问美国之后的第二次访美,在此次访美之前,泽连斯基今年也已经跟拜登多次会面。7月份的立陶宛北约峰会以及5月的日本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两人都曾进行过会晤,但和以往的访美以及会晤相比,此次泽连斯基的处境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注意到,此次泽连斯基访问美国国会并没有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日程,而上次他访美时曾经在国会发表演讲连获掌声。这说明美国国会对泽连斯基的态度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其根本原因是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的党争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急剧升温,随着美国大选日期的不断临近,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其中控制下议院的共和党反对美国继续以当前的力度援助乌克兰。

而且此次泽连斯基到访恰逢美国国会开始讨论是否通过白宫提出的向乌克兰提供240亿美元的援助请求,共和党正因此与民主党方面吵得不可开交,很可能是出于此种原因,拜登才只安排泽连斯基与国会部分议员单独见面。

而与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多国领导人见面,则体现出了美国现在急需泽连斯基找到更多支持、减轻美国压力的想法。由于大选之争的日益激烈,就连拜登也很难再给泽连斯基足够的援助,拜登政府非常希望泽连斯基能和更多国家搞好关系,尤其是和以色列这样具有成规模军工生产能力的国家,如果以色列愿意援助乌克兰,将会极大减轻美国的压力。

只不过,以色列自身的处境也非常尴尬,正在地区冲突中扮演着入侵者的角色,同时还对乌克兰表现出的新纳粹倾向保持警惕,恐怕很难通过此次见面为乌克兰提供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论泽连斯基能否为自己拉到新的援助,这次访美行程也都已经显露出西方对他的逐渐冷淡。在长期拖延的战事之下,“乌克兰疲劳”正在席卷西方各国,就连其最坚定的支持者美国,也开始因为内部问题出现动摇。

就连美国《外交》杂志都在近日发文警告,在长期冲突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乌克兰获胜的乐观预测已经动摇,西方对基辅的持续援助可能无法得到保证,基辅必须为欧美可能改变心意做好准备。

这是乌克兰大反攻难以取得进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泽连斯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或许应该先放下和俄罗斯“死磕到底”的念头,去重新审视自己与西方盟友之间的关系,以避免有朝一日西方放弃援助之后,乌克兰彻底成为“国际弃儿”。

欧洲在贸易上再度对中国“玩火”,却遭内部抵制

聊完乌克兰,我们来关注近期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一桩大事。

在前不久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新能源企业异军突起,在整场展会上占据了主角的位置,这引发了欧洲一众老牌汽车制造业强国的警惕,甚至酝酿起了一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9月13日时就突然宣布,欧盟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调查,因为她质疑中国汽车出口业的成功是出于“巨额补贴”。

这一纸调查令立即在欧洲内部引发了一场舆论浪潮,尤其遭到德国抵制。在9月14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汽车业界就纷纷发出警告,提醒欧盟此举只会“玩火自焚”,奔驰、博世等德国企业也相继发声,警告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战的结果只会是双输。

在消息人士爆料出此次反倾销调查案的背后是法国汽车行业在推动之后,立即就有多家德国媒体就将矛头指向法国。其中《时代周报》报道称,冯德莱恩是“按照法国的命令行事”,巴黎不仅“瞄准中国”,还想“削弱德国的高端品牌”;《经济周刊》也报道认为,法国在中国“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但德国在中国有重要利益,欧洲此举只会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美国都开始发文抨击欧盟。彭博社在13日就发布评论文章宣称,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攻击是在“玩火自焚”,伤害了欧洲的消费者,也影响了中企在欧洲的投资意愿。法国虽然自认为有能力与中国对抗,但中方若是反击,手中的“筹码”也不少。欧盟与其挥起“大棒”后担心中国反击,还不如专注自身,好好提高自身的电动汽车产业竞争力。

就连欧盟内部的大多数国家与官员都对冯德莱恩的这一调查领持负面看法,有三名欧盟贸易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反倾销调查根本不可能成功,只是法国在“无事生非”而已,而冯德莱恩的调查令只是表明一种态度,并不会真的去实施。因为欧洲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和中国打一场可能会导致大众破产的贸易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中国车企究竟取得了何种成绩,让冯德莱恩要祭出这种手段?为何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内部汽车制造大国又要反对法国和冯德莱恩的这一保护措施?

接下来,我们就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因。

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等于断德国的“命脉”

中国汽车近年获得的成功不只是在展会上,更是在市场上。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311万辆,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量则达到了214万辆,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超过400万辆,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电动汽车行业远远领先于欧洲同行,中国电动汽车甚至已经开始逐步打入德国。根据上汽集团的统计数据,上汽在德国销量的80%以上都是纯电车,欧洲企业在电车方面的保守正让其失去新能源转型企业的重要市场机遇,如果中国在其中填补,将会给欧洲车企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劣势。

很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法国车企乃至其背后的力量,才撺掇欧盟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

而欧盟内部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反对声音,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根本没有对电动车进行巨额补贴,如果进行反倾销调查引发一场贸易战,不但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反而会极大损害欧盟自身的自由市场,打击欧盟的市场开放度,令全球对欧洲失望,进而影响到欧洲的根本利益。

尤其是其中的德国与中国有大量合资车企,在以往常年占据着中国合资市场的半壁江山,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完全在于中国车企重视时代发展的变化,在新兴技术发展上投入了足够多的资金与时间,这才将对电动汽车态度保守的西方企业落在身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选择关闭市场自我保护,只会让西方越来越落后,多数德国车企都希望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发展电动汽车行业,从而推动欧洲在新行业中的进步。冯德莱恩此举无异于斩断德国的上升空间,自然会遭到强烈的反对。

在当今这个全球局势复杂的时代,欧洲也需要保持更多的理性,不能欧洲产品外销时就强调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别国产品进入欧洲时就污蔑补贴竞争,搞贸易壁垒,否则欧洲在这一轮变局众会失去自己的全球地位,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接下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汽车大国需要阻止冯德莱恩的反倾销调查,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合作与上升空间,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