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张小女孩手拿铅笔、睁大眼睛望着前方名为《大眼睛》的黑白照片,曾经红遍海内外,至今还受到广泛影响。这张照片让公众关注到希望工程,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7日下午,“大眼睛”作者、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亮相泰山脚下的老年大学,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摄影师授课,讲述大眼睛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中,解海龙老师不讲相机设置,不讲构图,不讲怎么拍,而是讲授拍什么。他以《当希望遇见镜头》为题,以拍摄大眼睛前前后后的经历为引子,用小光头、大鼻涕、烤烤小手再上课等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从“渴望”“爱心”“圆梦”三部分讲述他的纪实摄影生涯。作为一个摄影家,解海龙身上所表现出的勇气、良知与毅力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海龙不仅以他的影像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推动了全社会关注失学孩子这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而且还以自己几十年的摄影实践,为所有摄影家提示了作为一个摄影家的基本人道主义价值观。解海龙老师的整堂授课感人至深,几度催人泪下,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张子秋 摄影报道)

来源:泰安市摄影家协会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