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十年(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三月,南梁北魏边境再生事端。南梁朐山百姓王万寿杀死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刘砜,献朐山于北魏。

北魏徐州刺史卢昶得知消息后立刻派遣郯城的戍副张天惠、琅邪戍主傅文骥相继赶赴朐山。南梁新任青、冀二州刺史张稷反应迅速,立刻派兵进行拦截,结果未能取得成功。四月,傅文骥等人占据了朐山,随后元恪又派遣代理安南将军萧宝夤、代理平东将军赵遐率兵前往支援据守朐山,几人全部接受卢昶的指挥调遣。

面对如此情况,萧衍决定重新启用马仙琕。义阳三关沦陷后,马仙琕被追究战败之责,虽未被撤职,却也被改授为云骑将军,之后又出任仁威将军、豫章王萧综的司马。萧综转号为云麾将军后,马仙琕又改为云麾将军司马,加号振远将军。此番萧衍重新启用马仙琕,授予其假节,命其督诸军救援。

马仙琕很快围住了朐山,并与赵遐以及之后率大军前来的卢昶交战,双方互有胜败。为了保障后勤补给,张稷亲自率军驻扎六里以便监督粮运,萧衍也几次发兵协助他们,但战局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僵局。当年秋季,感受到压力的卢昶也上表元恪请求增兵六千,米十万石,可元恪只给他增派了四千兵力。为了进一步支援前线,十一月己亥日(初七),元恪又诏令扬州刺史李崇等人在寿阳操练军队,以便分散南梁在朐山的兵势。

此时北魏御史中尉游肇对元恪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朐山只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又偏处海滨,地势低下潮湿难以居住,对于本朝并不是必争之地,对于敌寇却是意义不同。因此他们必定要拼死相争,对我们用处不大,却不得已而交战。以不得已之众抵抗拼命的军队,恐怕拖延时间越久耗费甚大。即便能得到朐山,只会导致双方不断互相争夺,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现在听说贼寇屡次提出要以宿豫交换朐山,如果这是真的话,用这块无用之地,换回来那块过去就属我们所有的疆域,兵戈之争顿时化解,那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元恪听后觉得言之有理,准备要照此行事,但意外却发生了。

卢昶只是一个文官,压根不懂军事,也不熟悉军旅事务,除了不断求援根本别无他法。这让朐山城中守军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当年十二月城中的粮食和柴火全都用尽了,走投无路的傅文骥只得献城投降。十二月庚辰日(十九日),得到消息的卢昶竟然带兵先逃跑了,主帅逃跑那还了得,北魏各路军马都相继溃散。

此时又正好天下大雪,北魏兵士被冻死以及冻掉手脚的就有三分之二,马仙琕也是把握战机追击大获全胜。自朐山至郯城,沿途二百里间都是被冻死的北魏士兵的尸体,幸免于难者仅占十分之一二。至于被南梁军队缴获的粮食、牲口以及各种器械,更是不可胜数。马仙琕凭借此战胜利不仅洗刷了先前耻辱,更是被升迁为太子右卫率,进封浛洭县侯,增加食邑至六百户。

至于北魏此战的罪魁祸首,卢昶倒是单人匹马逃跑到了郯城,至于节传、仪卫之具全部丢失殆尽。抵达郯城后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他竟然借用了赵遐的节传显自己的军威。元恪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命令黄门侍郎甄琛骑驿马去把卢昶锁拿到洛阳,在仔细查问他惨败的状况后将卢昶和赵遐全部撤职免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