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我们那里也有面塑,但能做到这么别致的,几乎是没有”“这是用面做出来的?真是开眼了”……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龙口展区的黄县面塑“潮”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展台,白面“开花”。《好客山东龙口欢迎你》《孔雀开屏》《花开富贵》《喜盆花饽饽》四件展品,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形神兼备,惊艳无数游客。“这些都是我用面粉做出来的。”43岁的傅喜娜,不断在现场为观众介绍材质工艺。黄县面塑这门传统艺术,也通过游客不断刷屏朋友圈,从泉城走向全国。

傅喜娜是胶东黄县面塑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姥姥做面食,9岁就能把大馒头做得像模像样。二十出头开始学做“花饽饽”。此次博览会,傅喜娜有备而来,特意创作了百余件精美作品。除了展位前排摆放的,还有十二生肖财神爷福禄寿等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傅喜娜告诉记者。提起面塑,傅喜娜马上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说道起来,“关键是和面和整形,有时候要硬一点,有时候要软一点,要视造型而定”。

至于惟妙惟肖、形似逼真,那要看技能和功底了。傅喜娜说,面塑很少用模具,所有的造型全靠手工。“那件深受大家喜爱的《孔雀开屏》,我花了一个多月才完成。”她介绍,先用铁丝打出孔骨羽毛骨架,然后把擀好的面片晾干,剪出孔雀羽毛形状,再用胶水固定到铁丝上。这些羽毛大小不一,大的有20公分,小的只有指甲大小,足足剪了200多片。每一片都需要慢慢刻画、精心雕琢,稍有不慎,就会剪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造型独具匠心,《孔雀开屏》在用料上也让傅喜娜动了不少脑筋。传统的“花饽饽”的确既好看又好吃,但贮存时间短,没几天就发霉、开裂了。“花了很大的心思才做出来,就这么扔掉,谁都不舍得。”在做文博会的展品时,傅喜娜在面粉里加上了糥米粉、甘油、食用色素,这样可以永久保存,还不褪色。

“瞧着就稀罕,哪舍得吃!”展台前,不少游客驻足赞叹,有向傅喜娜讨教技能的,有忙着留念拍照的,还有人在作品前静静端详的。

民为食为天。傅喜娜将文博会上大家对黄县面塑表现出的亲切感,归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信与恋。“花饽饽”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源自民间、植根于人民生活的传统手艺,已成为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龙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傅喜娜深感挖掘、保护、传承好这一传统民俗艺术责任重大。她一头培训村民,一头对接市场。创办“花饽饽”手工作坊,教农村妇女学习面塑,言传身教,把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参加全国性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学提能,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

随着互动活动的增多,傅喜娜渐渐发现,对于面塑艺术的传承不能简单地重复模仿,而是要立足当代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要赋予面塑新的生命力。她不断拓宽视野,不拘泥于“结婚”“祝寿”等传统民俗所需要的“花饽饽”,开始创作更富有现代感的作品,到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推广面塑。(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子钰 通讯员 王青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