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学的两大敌人,一个是遗忘,一个是无法量化学习效果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机构喜欢超前学的学生吗?

如果你是七年级,在机构学的是七年级的内容。

机构里学的好不好,学校多考几次就有对比。

如果你是六年级,在机构学的是七年级的内容。

机构里学的好不好,不知道,学校里六年级内容考差了,也是自己的问题,和机构无关。

六年级考试考不到班级高分,犹豫要不要继续坚持初中的课。

机构告诉你,继续坚持,一旦放弃,前面的都浪费了。

所以你还是会咬咬牙坚持,期待到了某一天,孩子会开窍。

期待熬到初中开学后,别人都从0开始,你家已经学过了一轮,便可降维打击。

以上情节纯属钟老师虚构。

为什么很多知识点,学校同步学就学的很好,自己提前学就学不好呢?是因为孩子的大脑还没开发好吗?

不完全是,只要你对比自己课外提前学的行为和学校学习的行为,就会发现。大多数孩子提前学的过程中,会严重缺失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高频率的作业。

在学校,每天都有对应的作业,第二天就有批改或讲解,也许每天的作业不是非常多也不是非常难,频率高,反馈快。当天学的怎样,第二天看作业的批改情况就知分晓。我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就期待天天的作业里得“优”。一旦哪一次没有,就抓紧时间赶快补上落下的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课堂》是武汉市很多学校的指定练习册,学生每天回家一般就是写两页或者更多,一周下来就是十几页甚至更多。

课外提前学,一般是一周一次,而且这一周一次的作业也不一定很多,题目也不会太难。一些机构的作业就很少,一般一周也就2-3页。

第二个环节-高质量的考试

在学校,

开学一个月,有月考。

开学两个月,有期中。

开学三个月,再一次月考

开学四个月,就是期末。

总之每学一个阶段,就会考一次试。通过考试,可以及时知道知识点整体掌握的怎样,可以知道自己和同学对比起来如何,可以知道自己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提高。越是升学率高的名校,考试的频率越高。像武汉市的几大名初,几乎都是每周一测。比如七一华源赫赫有名的每周一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外提前学,没有考卷,没有氛围,没有排名,没有批卷。甚至有些机构怕学生考差了退费,只会把卷子弄的简单点,以多给一些学习自信心。不考试,都不知道提前学的效果怎么样,两眼摸黑前行,迟早会翻车的。

不管是高频率的作业还是高质量的考试,都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量化。

量化,就是要用一种简洁直接的结果,反馈出孩子每天学的怎么样,距离目标学校还有多少分,对比周围能达到什么层次,有哪些问题学的不够好。它可以是每天作业的红对勾数量,也可以是每次考试的分数排名。

有了量化数据的反馈,就能知道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应该调整方向。

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玩王者荣耀,因为王者荣耀每一局结束后数据非常全面,总结的非常好,输出多少,防御多少,经济多少,助攻多少,都写的清清楚楚。所以就算孩子玩王者,一直输,一直送,一直被队友骂,但只要有这些量化的数据反馈,他就永远会有下一把赢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家庭提前学,没有高频率的作业,没有高质量的考试,很难做到对学习效果的量化,也就无法把控学习效果。

其实,学习效果不佳,也没什么,最起码孩子也学到了东西。

但如果学习效果很差,也没有量化的结果体现,往往只会继续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是最可怕的。

所以我还是再一次奉劝各位读者,不要再盲目超前了。因为你既不能帮助孩子克服遗忘,又不能及时量化孩子的学习效果。盲目超前学,不就是在害孩子么?自学不出效果,也是一样的原因。

反过来,想要提高提前学的效率与质量,一定需要先做好两件事。

或者说,想要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一定需要先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制定好复习计划并执行,以克服遗忘。

第二件事,提高作业的频率,及时进行考试并批改得分,以清楚的知道学习效果。

如果你为了孩子“提前学”的质量而努力做到这几点,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也只能做到一个学期左右的提前量,这就是极限了。

如果你要更进一步的提前,只能成倍的花更多的钱。那这个时候就得好好的算算,多久能回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