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记得2004年成立的天弘基金吗?这家公司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个“小角色”。直至2013年,他们和支付宝合作,推出了我们都爱用的“余额宝”!就这样,一个原本不太为人知的基金公司,变成了手里握着上万亿资产的大佬!

说到余额宝,我得说,天弘基金没有止步于此。这家公司依靠余额宝的造血能力,不断扩充产品线,扩大投研团队,发布更多新的基金产品。但随着产品的增多,各类基金业绩和管理问题也显而易见,比如有的基金经理负责管理的产品太多,精力被分散了,导致大部分产品的业绩排名靠后,基金净值也长期在发行价以下。

打造"一拖多" 基金经理管理模式?

打造"一拖多" 基金经理管理模式?

据wind数据显示,在天弘基金的46位基金经理里,有5位是真正的“多面手”。他们每人都负责了超过10个基金!这简直就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这五位"工作狂"是谁呢?他们分别是:陈瑶、林心龙、刘笑明、沙川和杨超。每位手里的基金资产都过百亿哦!特别提一下,林心龙、沙川、陈瑶这三位,都是天弘基金的自家炼出的金子。

所以,各位怎么看,这样的"一托多",是不是有点太辛苦了?

(数据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投资雪上加霜:多只指数型基金亏损20%以上

投资雪上加霜:多只指数型基金亏损20%以上

近年来,一些基金跌得可真不小,跌幅都超了20%。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当然,我们都明白投资的风险,但这样的亏损真的是出乎意料。

从天天基金网上的统计来看,截至9月15日,天弘基金旗下里有多只基金的近一年跌幅都超出了20%(这其中包括了A类和C类的基金)。而这些基金,都是指数型的。其中,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基金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更是领跑。

这就引出了一个我们都关心的问题:为啥这些基金会表现得这么差,让那么多投资者套牢呢?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多基金管理模式是否助长了亏损?

多基金管理模式是否助长了亏损?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天弘基金近五年的资产规模由近1.6万亿大幅减少至1.07万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他们的权益类产品业绩持续走低,这无疑给投资者敲醒了警钟。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天弘基金的内部状况,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基金经理——林心龙。

根据数据显示,林心龙管理规模高达286亿,在管产品数17只,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一拖多”现象的代表。但遗憾的是,他管理下的基金并没有带来很好的业绩,相反,有的产品在最近两年甚至亏损达到了30%以上,最高亏损达到了45%,任职回报几乎全是负收益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这样的管理模式常常会被质疑,因为一名基金经理很难同时兼顾那么多的基金产品而不失专注,从而很可能会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进而影响整体的业绩。

余额宝时代的兴衰史团队稳定性迎考验

余额宝时代的兴衰史团队稳定性迎考验

9月9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基金经理王登峰因个人原因离任。王登峰同时也卸任了其他3只在管基金,目前已无“现任基金”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基金公告)

近年来,许多人都在关注余额宝是否还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记得早些年,天弘基金依靠余额宝里的稳定且较高的收益率,迅速在投资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它几乎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理财的“必备良药”。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余额宝的收益率开始波动并逐渐下滑,这也导致天弘基金的总体盈利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天弘基金的核心投研团队出现了不少的流动。这让天弘基金在产品创新和持续盈利上显得力不从心。过去几年里,虽然天弘尝试着进行各种变革和创新,但从现今的市场表现来看,他们的基金经理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投资领域,投研实力是决定一个公募基金公司是否能够持续领先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公司有一个坚实的投研团队和卓越的研究能力时,他们才能为投资者提供真正有吸引力和价值的产品。不幸的是,长期过度依赖余额宝的模式,也逐渐暴露了天弘基金在深度投资研究上的短板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