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季养生

秋季在一年“生、长、化、收、藏”中处于“收”的阶段,在五气中为燥,五行为金,在人体脏腑中为肺。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在秋季最为旺盛,应当顺而养之。而且秋令之时,燥气当令,易耗伤肺之津液,使肺失清肃而发生干咳、口鼻干燥等症状。如何避免因秋燥而伤肺,减少感染呢?沈医二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武秀芳建议:秋季养生养肺润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燥邪伤人,皆容易耗伤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出现一派燥象,表现为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另外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于季节为秋。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受外来邪气的侵袭,尤其是秋令时节之燥邪。“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秋季对应腑之大肠,肺津伤则见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衄、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所以秋令时节,为防止秋燥伤肺,武秀芳主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锻炼:秋季早晚气温较低,中午阳光较强,尘土飞扬。因此,秋季的体育锻炼宜选择清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优美之所,尤以晨间林荫道旁锻炼为宜。具体应注意以下事宜:第一,早动晚静,动静结合。早晨宜行太极拳等运动为主的项目最适宜,晚上则以静养打坐为锻炼的最佳形式。第二, 秋季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第三,秋季运动要量力而行,具体而言衡量一个人的最适宜运动量以微汗为宜。第四,秋季锻炼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清晨气温低,不可穿单衣做户外运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来增减衣物。

2.饮水:多喝水是除“秋燥”之良方,干燥的秋天,人体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很多,补水是秋天养肺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前各饮 适量的水,但只喝白开水则不妥。最佳方法是“朝盐水,晚蜜汤”,即白天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这既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也是秋季养生、抗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导致的便秘,可谓一举三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饮食:根据中医学理论,五脏之肺脏对应五色之白色。因此,秋季常吃白色食物可收到润肺之效果。生活中可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食物。在药膳调补中也可适量的加入诸如沙参、百合、麦冬、枸杞等滋阴润燥之品。此外,秋季还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蒜、酒等,尤其是生姜。多食这些温性食品易伤阴液,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伤害。古代医书记载:“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即是此道理。

4.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皆可影响气机而致病,其中以悲忧伤肺最甚。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常忧愁伤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症。特别是到了秋季,面对草枯叶落花凋零的景象,在外游子与老人最易伤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喘等宿疾复发和加重。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按摩:可以通过简单的穴位按摩,防“秋燥”之侵害。如压揉承浆:承浆穴位于下唇凹陷处,用食指指腹用力压揉,口腔内就会涌出分泌液。糖尿病患者用力压揉此处十余次,口渴感即可消失,可减少饮水的次数。这样不仅可预防秋燥,在分泌液中还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可使老人面色红润。摩鼻:先用冷水清洗鼻腔,然后再对鼻子进行按摩,如点压迎香等穴位,用双手大拇指上下摩擦鼻梁两侧,或按住鼻孔一侧让另一侧鼻孔通通气。摩鼻可强健鼻腔功能、 保护呼吸道。此外,还可以咀嚼鼓漱:晨起和睡前做上下颚运动。闭嘴,舌抵上颚,鼓漱一百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咀嚼时,胃肠血流量增加,可抵御秋季凉气对胃肠的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秀芳

主任中医师、教授

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医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青年委员、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沈阳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医20余年,以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药针灸并用,擅长治疗痤疮、面瘫、中风、胃痛、呃逆、癃闭、水肿、疮疡外科病、蛇串疮、妇科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病症,经验丰富,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