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老年机(即功能机)只具备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基本功能,但很多老年机用户的手机却无缘无故产生了“手机报”“平安天气”“开机提醒”等小额增值收费业务,导致话费越扣越多。

近日,由老年机上的收费业务牵扯出的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被四川攀枝花市公安局侦破。此案中,全国上千万部老年机被植入木马病毒,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吸血”非法牟利上亿元。

而这起案件源于老人家属的偶然发现。

据介绍,有用户为家中老人购买了一部老年机,老人平时仅用来接听电话,从不向外拨打。但这部手机每个月的话费都在增加,哪怕老人使用电话的频率一直在减少,话费却越扣越多。

随后用户到营业厅查询才发现,该手机订购了“手机报”等多项增值业务,但他手机上却没有任何订购短信。

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的用户很快便报了警。经查,当地警方发现辖区内有 89 部手机存在 2G 网络流量消费,同时存在非机主本人订购额外增值业务消费的异常情况,与报警用户的遭遇类似,疑似手机被远程操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案手机,图源平安攀枝花

民警进一步追踪溯源发现,不少老年机在“自动订购”增值业务,每月被扣除相关增值业务费用都为 1 元至 10 元不等。而这些手机网络数据都链接到同一个域名的服务器。

经查确定该服务器即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使用的木马服务器,通过数据追踪,发现全国竟有 1400 余万部手机被该木马服务器控制。

规模之大令人震惊,不法分子通过向手机植入木马程序,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开通“增值服务”,进行“短信吸血”。这显然是有计划的预谋。

更令人意外的是,经查,租赁该服务器的犯罪嫌疑人及其背后的犯罪团伙,竟然在与多家手机主板生产商合作过程中,将木马程序植入手机主板内。装有上述主板的手机出售后,犯罪团伙通过之前植入的木马程序,控制手机回传数据,获取用户手机号码、短信内容等信息,回传至犯罪团伙后台数据库。

之后,该团伙“运营专员”利用手机木马程序,向手机用户发送开通增值订购业务确认的短信,同时控制手机终端自动回复“Y”进行开通,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再将此次收发的短信记录删除,做到让手机用户无从察觉。

也就是说,只要购买使用这些老年机,就几乎无可避免地被“吸血”。

据了解,此前在同类案件中,有民警介绍,手机主板生产厂家生产一块功能机主板只有几毛钱的利润。但是安装了木马程序,可以拿到三倍的利益。利益诱惑成了罪恶的源头。

而利用这样隐蔽的犯罪手法,该案4个犯罪团伙非法牟利上亿元。目前,该案已移送起诉12人,取保候审11人,案件仍在侦办中。

这起案件揭示了不少问题。首先,犯罪分子之所以盯上老年群体,正是由于老年人对手机操作不熟悉,即便发现了话费异常,也常常会认为是自己误触,因而长期蒙受损失。建议作为子女的你对父母一定多一些耐心,多给他们指导,教会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提升老人对于“非法服务”的辨认能力。

再者,为追求利润,部分手机主板生产商与犯罪团伙暗中勾结,将木马病毒嵌入主板,甚至公然表示可定制手机并留下管理“后门”,这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链条式犯罪令人发指,也暴露出了对于手机硬件的出厂审查方面的缺失。希望有关部门对老年机的生产、销售、服务提供商等各方面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大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最后,小编提醒,为避免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小伙伴要谨记不使用山寨机、改装手机;不打开陌生账号发来的信息、链接、二维码;不下载、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非必要时隐藏或关闭手机蓝牙和定位功能;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升级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发现手机被植入木马后,要立刻修改账户密码,立即解除网上所有支付绑定,同时联系有关银行客服,防止被盗刷一空,接着需卸载、删除已安装的木马,如找不到所中的木马或不能卸载时,建议备份重要数据后恢复出厂设置、刷机或找专业的检测机构做手机物理检测等方式进行清除。

编辑:CC

重要提醒

电脑报的读者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从不断更的电脑报最近好像很难刷到了,这是因为,微信公众号推荐机制又双叒调整了!想要不错过我们准备的内容,请一定要星标“电脑报”公众号~

欢迎订阅电脑报电子版,优惠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