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晓博

今天(9月18日),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打翻了山河四省“友谊的小船”。

看似低调,跟河南、河北、山西一起“互不嘲笑”的山东,2022年的科技研发投入(R&D)竟然相当于“河南+河北+山西”,或者相当于8个山西!

科技研发投入(R&D)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持续的高投入意味着当地的产业更具竞争力,未来的发展态势会更好。

相信河南、河北,特别是山西看了这个报表,一定惊出一头大汗:原来在学渣的朋友圈里,出现了学霸,而且四个朋友的成绩出现了严重分化。

经常上网的朋友都知道,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在网上被称为“山河四省”。这个区域历来是“华夏之中”,安史之乱前一直是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科技与文化最昌盛。

随着北方的衰落,山河四省也都沦为资源大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网上,河南被称为“种粮的”,山东被称为“种菜的”,河北是“炼钢的”,山西是“挖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省网友甚至达成了“互不嘲笑”协定——大家都别说对方不行。

今年,山河四省的网友还成功制造了“山河大学”的网络热点,引发了教育部的回应。

所谓“山河大学”,是四省网友鉴于“山河四省”每年高考考生多,本地名校少,升学难度大,因而调侃式地建议:四省每年有300多万考生,每人出资1000元,就是34亿元,足以打造、支撑一所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并把它发展为国内名校。

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做了回应:

我们也关注到了关于“山河大学”的问题……教育部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山河四省”俨然是一个友谊牢靠的朋友圈,大家相互怜惜、相互同情,彼此之间“不竞争”、“不嘲笑”。

现实是残酷的,每个省都知道:地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大家貌似集体躺平,但都暗暗地发力。

赢得未来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最重要指标,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和人员投入的情况。

一个省、一座城、一家企业,只要有能力、有恒心持续在科技创新中投入真金白银,就可以杀出重围,改变自己的地位。

比如华为在过去10年累计R&D投入接近1万亿,终于奠定了其中国第一科技企业的地位;比亚迪过去这些年R&D累计超过1千亿,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终于成就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的地位。

没有持续的科技研发投入,一家企业将很快“泯然众人矣”,甚至可能倒闭。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持续的研发高投入,可以让城市竞争力不断上升,带动城市不动产不断升值。

所以,买房子就要买R&D经费和人员投入高的城市,最好选在科技研发投入高的企业旁边。被科技大厂支撑的、高级别城市,不动产最有价值。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是这个逻辑。

下面这份表格,就是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各地2022年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费总投入上,广东名列第一,达到 4411.9亿元;其次是江苏的3835亿元,第三是北京的2843亿元,第四是浙江的2416.8亿元,第五是山东的2180.4亿元。

超过1000亿元的还有上海、湖北、四川、湖南、安徽、河南、福建。

山河四省在2022年的科技研发投入分别是:

山东 2180.4亿元

河南1143.3亿元

河北 848.9亿元

山西 273.7亿元

山东几乎相当于另外三个省的总和,位居全国前五。河南名列全国第11名,河北名列第13名,在31个省市区里都还算过得去。山西名列第20位,在中东部省区里比较靠后。

在GDP和财政收入上,四个省差距也非常大。山东是财政正贡献地区,另外三个省则是需要中央财政净转移支付的省。

这样一个实力高度分化的“四人组”,能长久地维持友谊吗?显然很难。

下面我们看一下,山河四省每个城市的科技研发投入情况(均为2021年数据,这是能获得的最新数据)。

先看山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有7个城市的科技研发年度投入超过100亿元,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淄博、临沂、滨州。其中青岛和济南都超过了300亿元,竞争优势显著。

山东经济比较均衡,省内差距比较少,所以科技投入超过100亿的城市比较多,达到了7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河南省各地的数据,郑州遥遥领先,达到了310亿元;其次是副中心洛阳,达到了154亿元。河南超过百亿的城市只有2个,说明省内科技力量比较集中,郑州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河北的数据,超过百亿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唐山、石家庄、邯郸,保定也接近百亿。跟河南比,河北的发展更均衡一些。

在河北,唐山不仅是GDP第一城,科技研发投入也是第一城。石家庄显得比较弱势,不仅比不过唐山,跟邯郸和保定比也显得比较弱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山西的数据,太原虽然比较弱,但在省内垄断性比较强,科技研发投入占了全省的46%左右, 是第二名的4.6倍。

山海四省特征非常明显:河南和山西,都是单一核心的省份,郑州和太原在省内垄断性更强。尤其是山西,总量最小,省会集中度最高。

山东和河北都是多中心省份,省会城市都相对弱势。

从不动产投资角度看,4个省只有3个城市有一些价值,分别是青岛、郑州、济南。这三个城市的科技研发投入,都超过每年300亿,资金总量也都在3万亿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家庄和太原,资金总量、科技研发投入,都要明显少一些,不动产投资价值不太高。

未来的发展趋势,山东将继续在TOP4省之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在中游,山西在中东部显得比较落伍,大家想改变自己的地位都比较难。

所以山东是“悲情的山海四省”的伪成员,山东虽然蔬菜、粮食产量大,但其实是工业大省、出口大省,也是科技投入大省。河南、河北最近几年发展较慢,有转型的因素,这两个省的实力其实不算差,比辽宁、云南、广西、江西、贵州等强多了,比陕西也强不少。真正要望洋兴叹的,只有山西。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东北三省或东北四省(算上内蒙)。表面上,这3省或者3省一区都好像比较弱,其实看科技研发投入就会发现,辽宁达到了621亿元,是黑龙江或者内蒙古的3倍,是吉林的3.3倍。它们的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面是科技研发投入比较多的城市排序,很多城市都“富可敌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