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见习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周珊

9月17日,如约复诊岐黄针门诊的卢爷爷(化姓)开心地与患友交流着诊疗感受,只见他面色红润、神清气爽、行动自如,看不到一点因脑梗而偏瘫的痕迹。

据75岁的卢爷爷自述,两年前脑梗发作后,他便遗留下右侧肢体偏瘫等功能障碍,虽经积极康复治疗和居家锻炼不至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但右腿弯曲受限、呈拖拽行走步态,右臂疼痛、乏力明显,甚至连抓起一枚鸡蛋都艰难无比,种种行动不便令昔日乐观的老人变得自卑、抑郁。今年5月初,听说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岐黄针门诊开诊,经人推荐,卢爷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看病。

经仔细查看患者既往的就诊资料,结合全面的望闻问切查体,接诊医师程艳萍发现卢老下肢肌张力增高、典型偏瘫步态,合并中风后肩周炎引发上肢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等病征,遂建议他接受岐黄针治疗,以缓解疼痛、疏通经络,加速并巩固康复进程及成果。

在卢爷爷及家属的充分信任下,程艳萍通过娴熟辨经络、精确定穴位结合特色刺法,“三位一”相结合治疗约两分钟,老人当即便恢复了正常步态,右肩疼痛立即消失,手部肌力显著恢复。“进针的时候有一种舒适的酸胀感,就似针下有气,不到一会就扎完了,走路立即就和正常人没两样了!”重拾正常步态,令老人惊喜不已。遵医嘱定期复诊进行巩固治疗后,再未出现偏瘫步态,收获高质量晚年生活品质的同时,他也不断介绍相熟友人来院治疗。

程艳萍表示,岐黄针针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五刺法,圆弧形的针尖加上中空的针身设计更具硬度和韧性,针法主张回归经典,强调“轻”和“快”,刺激量小,取穴精且少,对于大部分痛症可即刻缓解疼痛且作用稳定,一般不会反弹;对于像患者卢爷爷这样因中风后遗症合并不正确行走姿势导致病情易反复的情况,可通过定期刺激特定的经络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阴阳平衡,达到并长期保持针出症减的感受。

据悉,该院岐黄针门诊属武汉市首家,自今年5月开设至今,已帮助了1700余名患颈椎病、腰肌劳损、中风后遗症、耳鸣耳聋、干眼症以及失眠、头痛、汗症、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程艳萍指出,岐黄针疗法虽治疗范围较广,但对疼痛极为敏感等不配合治疗、血糖高于15mmol/l、凝血功能差、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并不建议采用。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