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原群发和发布功能已升级为“发表”

更多内容请移步谭老师地理工作室公众号主页

点击放大镜,输入关键词,可以查询更多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地层和化石

(1)沉积地层的特点

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2)地层与化石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3)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地质年代表

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被破坏,破坏的产物(包括碎屑物质和溶解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地质年代表: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时间:地球诞生-距今5.41亿年,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

(2)环境变迁状况: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地球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生物演化历程:

①冥古宙: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②太古宙: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蓝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③元古宙:元古宙时,蓝细菌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步发展,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4)形成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古生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其中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2)环境变迁状况: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多次大的变迁;到了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3)生物演化历程-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早古生代:

a.早期,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b.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的植物,但海洋仍是无脊椎动物的世界。

②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a早期,海洋面积广大,鱼类大量繁衍;b.中期,海洋面积缩小,一些鱼类进化成两栖类;c.晚期,气候变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开始出现;d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e.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4)形成矿产:煤炭(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环境变迁状况: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生物演化历程: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②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③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④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恐龙。

(4)形成矿产:煤炭(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时间:距今6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环境变迁状况:

①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②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生物演化历程:

①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②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③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4)气候演化历程:

①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②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若干低洼的地方。③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三、知识延伸

植物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的一大类,胚珠生在子房里,种子包在果实里。胚珠接受本花或异花雄蕊的花粉而受精。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区别于“裸子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裸子植物:种子植物的一大类,胚珠和种子都是裸露的,胚珠外面没有子房,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着(区别于“被子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蕨类植物:植物的一大类,远古时多为高大树木,现代的多为草本,有根、茎和叶子,茎有维管束,叶子通常较小,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

生物的演化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判定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根据地层岩石年龄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如果岩石年龄已经确定,则年龄越大的地层形成的时间越早,反之越晚。同时,还可对照地质年代表确定该岩石所属的年代。如距今5亿年的岩石形成的时间早于距今2亿年的岩石,对照地质年代表可知,前者形成于古生代,后者形成于中生代。

2.根据地层分布确定地层顺序

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先形成的居下,后形成的居上。这里的“正常情况”主要是指地层大致呈水平分布状态,岩石分布没有受到地质历史上剧烈地壳运动的影响。

3.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化石是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生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且进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即每个生物种属在地球上只能出现一次,灭绝之后就不再重复出现。因此一定种属的生物总是埋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的生物化石。可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新老关系和相对地质年代。例如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被子植物化石所在的地层属新生代,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形成时间早于含有被子植物化石的地层等。

地球环境的演化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法可知,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从其形成初期到现在,地球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对地层的研究,认识其环境的演变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以氮气为主。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

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出现和演化,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导致了环境变迁;环境变迁又促进了生物的演化。

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特点,在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

60张高清地质用图

地球内部圈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前时期地貌演化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时期化石演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石形成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块运动图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震海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川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流地貌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化侵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斯特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气环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气开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峡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迎风坡降水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沼泽形成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污染转移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