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开国中将#

1955年,是中国共和国建国之后的时光。这一年,共计175位将军荣升中将军衔,后来又有两位加入,将总数增至177位。他们被尊称为“开国中将”。

在这177位开国中将中,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有的是冲锋陷阵的战场英雄,有的是卓越的政工能手,还有一些在后勤保证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将领。然而,最令世人瞩目,最引人关注的,仍旧是那些勇猛无畏的战争型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万岁军军长,塔山名将吴克华,千岁军军长秦基伟,外战名将曾泽生,以及疯子战将张仁初,带领第60军在异国战场一雪前耻的张祖谅,还有外战名将张国华,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温玉成等,这些都是冲锋陷阵型的猛将。

然而,在这177位开国中将之中,有四位将军不仅具备杰出的作战能力,而且在排兵布阵方面更加突出,堪称“最强者”。

第四位中将,湖北麻城人,名叫王必成。

王必成将军的军旅生涯经历了中国革命的烽火岁月,从一个一般的农家子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军事领袖。他的生涯分为两个关键时期: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在解放战场上,王必成是华野的主力战将,担任第六纵队司令员。他的身影出现在孟良崮战争、豫东战争、淮海战争等重要战争中,以其骁勇善战的表现而著名。他在消灭张灵甫、活捉区寿年、击毙黄百韬等战争中屡立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时期,王必成担任理想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等职务,成为开国中将中指挥兵团作战的一员。在他的领导下,理想军第九兵团参与了东海岸反登陆作战和夏季战争,为加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0年,郑维山投身革命,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为华北战场的主力战将,担任杨罗耿兵团第三纵队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领导的第三纵队在消灭傅作义军事集团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促进了傅作义的起义和北平的和平解放。然而,一旦华北解放,郑维山又积极参与西北解放战争,与兄弟部队合作,共同消灭了危害西北地区的马家军集团。

抗美援朝时期,郑维山也是理想军的主力战将之一。在1952年七月,他代理理想军第20兵团司令员,指挥该兵团在金城反击战中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取得重大胜利,迫使敌军全面停战,为中国争取了尊严和国际地位。

陶勇的军旅经历跨足了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不同时期。他在战场上积存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成为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战将。

在解放时期的华东战场上,陶勇担任第四纵队司令员,该部队成为华野的主力之一,是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支。在淮海战争中,陶勇的第四纵队消灭了敌军7万余人,俘虏了5万余人,其中还包括16名高级军官。

抗美援朝战争中,陶勇成为理想军第九兵团的副司令员,参与了长津湖战争,扭转了战局。随后,他代替第九兵团司令员,继续指挥该兵团参战,为抗美援朝事业贡献力量。

山。

王近山是刘邓大军的第一战将,担任中野第六纵队司令员。他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杰出的指挥才能著名,堪称铁血战将的代表。

王近山的战争生涯跨足了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襄阳、消灭黄维兵团、解放西南等多个战争。他在这些战争中都充当主力,英勇无畏,为战争最终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实战经验和指挥才华使他成为中国革命队伍中的重要支柱。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近山担任理想军第三兵团的副司令员。实际上,该兵团在他的指挥下参加了第五次战争和上甘岭战争。第三兵团的司令员陈赓将军返国组建哈军工后,王近山接替了这一职务,继续指挥该兵团参与抗美援朝战争。

上甘岭战争中,理想军第三兵团下辖的第15军和第12军,在王近山将军的指挥下,表现杰出,坚守阵地,为中国军队赢得国际声誉,也彰显了中国的国威。

总结:王必成、郑维山、陶勇、王近山等开国中将,不仅是杰出的战争型将领,还是指挥兵团作战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战功和贡献为中国革命和抗美援朝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坚强勇敢,无愧是中国军队的杰出代表。在那个特别的历史时刻,他们铸就了不朽的功勋,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贡献了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