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能接受几片生菜叶、一个鸡蛋的午饭吗?

这些看起来不符合国人饮食习惯的午餐,却是年轻群体中的潮流菜谱——白人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爱上“无色无味”白人饭

所谓白人饭,就是只有白人才能下咽的饭。

胡萝卜酱加酸奶,再放入起司条和意面,一顿“丰盛”午餐就做好了。

还有很火的美国女人备餐系列。她把少到不能再少的食材分装进饭盒,向大家展示自己准备午饭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食材简单,做法简单,味道可能一般的白人饭遭到了不少网友调侃,更是惊呆了一众外卖党和泡面党。

TIKTOK上关于白人饭这个词条,浏览量已经近一亿了。

它和中餐不一样,白人饭重在量少、便捷,无色无味的饮食文化看似和中国胃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白人饭“远渡重洋”,出现在了国内一大批打工人的饭桌上。

他们抛弃了外卖,每天从家里准备好白人饭带去公司,加热一下就搞定了一顿午饭。

小红书上也出现了特别多白人饭的教程,还进化出了一套“更适合中国宝宝体制的白人饭”。

这群“白人饭打工人们”,给人一种专注开发“维持生命体征餐”的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市里甚至还能直接买到包装好的白人饭,吃的时候只需要把食物组装在一起就好了。

没有经过加工的蔬菜和水果,加上一些三明治、奶酪就是一份完美的白人饭。

如果想要吃的好一点,那就再来点午餐肉、饼干和冰美式。

更有甚者直接配上蘸料生啃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很多网友震惊他们是否能吃饱的时候,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活着就行。

在去年,有关“白人饭”帖子的评论区都是清一色的“难吃”“狗都不吃”“受难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不咋地”的白人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了国内年轻饮食界的香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反人类”的饭到底是怎么红的,吃白人饭的人们,到底图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人饭为何能走红?

午饭吃什么,这个问题从上学一直问到上班,永远是人们的一大痛点。

一部分人喜欢白人饭,是因为他们懒得收拾。

《2022年轻人下厨报告》显示,近六成年轻人认为收拾厨房是做饭中最烦的事情。

洗菜、做饭到最后的整理,传统的中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但短暂的午休时间根本不能支撑年轻人们花费巨大的精力做一餐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愿意在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做这些繁琐的工作。

在快节奏的社会脚步下,简单、便捷的白人饭就毫无疑问成了年轻人的首选。

在想要休息的心理驱动下,口腹之欲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不用开火,不用洗锅,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你只需要会组装就好了,可以用最低的时间成本去补充所需的热量和营养。

省心省力,最关键还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之国内改良过后的白人饭,恰好也满足了一部分人对餐饮的健康需求。

《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近半成的人一周消费2—4次轻食,而白人饭和国内商家推广的“轻食”和“减脂餐”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向往“轻食文化”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白人饭,从而成为它的粉丝。

比起山珍海味,现代人更看重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

改良后的白人饭,少油少盐,碳水化合物少,基本以蛋白质为主,不就是浑然天成的“健康减脂餐”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认为吃白人饭象征着一种“新中产”身份。其背后是一种隐形的阶级分隔。

因为在过去,只有体力劳动者被认为需要大量吃饭来补充体力。

而精英、白领阶级的人,则舍得用更多钱吃一些被消费社会定义的“健康食物”,他们会用吃的东西去维持自己的身份象征。

有研究认为,白人饭不容易使血糖快速升高,也不容易让人在饭后感到困意,非常符合北上广白领们的工作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年轻人吃饭似乎越来越难了?

年轻一代是从何时开始放弃食欲,放弃吃饭这件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吃饭全靠糊弄?

其实在白人饭之前,就有“留学生糊弄饭”在全网爆火,甚至演变出了一种“糊弄学问”。

一把剪刀一个小锅,番茄、芹菜、鸡蛋……有啥放啥,把所有能吃的全部剪碎丢进去,最后出锅一坨黏糊糊的不知名食物,就可以开吃了。

糊弄饭有三大原则:非必要不切菜、非必要不装盘、非必要不刷锅。

三分钟一道菜,十分钟两菜一汤的想象成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大乱炖的做法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围观,一方面,糊弄饭被大家嘲笑为吃猪食。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网友对糊弄饭产生了共情,评论区有不少“小猪”对号入座。

这股潮流越刮越大,还出现了乱炖外卖、乱炖剩饭的情况。

留学生群体在异国他乡,买不到像在国内一样的食材,自己又不会做饭,所以只能糊弄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学生党和上班族也踩中了“糊弄吃饭”这个流量痛点。

“打工人下班如何快速吃上饭”“00后宿舍做饭糊弄学”等话题的流量也是非常高。

从材料到成品,每一步都很敷衍,难道年轻人的饮食习惯真的变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不好好吃饭,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想吗?显然不是。

高速内卷下,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异化劳动的趋势。

人和劳动的关系被颠覆,人反而成为了劳动的附属品。

数字时代下,“自律”“高效”成为了生活标准,让一些花费精力在吃上面的人感到“荒废时间”。

白人饭和糊弄饭只不过是提升工作效率和节省时间的另一种新形式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总结,他们把白人饭当“午饭圣经”,只不过是时刻提醒自己,这是来上班而不是享受生活的。颇有下凡来渡劫的感觉。

从不断被压缩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到现在的吃饭时间,一开始大家只是当个乐子,但是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一直在被工作剥夺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点个外卖还是太贵了。

年轻人离不开外卖,但他们也最恨外卖。

有人甚至自己购买预制料理包,不给外卖商和店家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还有不少人扒饭店同款,再从拼夕夕上购入。

一顿饭,很难同时达到省时省力,好吃又健康的要求。

食品安全和外卖价格就像一把利刃,狠狠的扎向了当代打工人,而且点外卖还要面临踩坑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居青年不断变化的饮食习惯,也加速了糊弄饭的火热。

一个人煮饭,少了吃不饱,多了又容易发臭坏掉。

如何完美的解决一餐的分量,难住了很多独居青年。

况且在下班后,人们已经很疲惫了,难免丧失搭配饭菜的心情。

和传统的现炒现吃不同,他们现在更愿意一次性做好一周的饭菜,然后马上丢入冷冻冰箱。

要吃什么直接微波炉加热一下就好了,反正都是凑合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做的冷冻菜,再怎么样也比外卖健康”。

对比与父母一辈,我们吃的可谓是很不挑剔,越来越多的人口味降级,不再计较饮食的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午饭的形式有特别多种,但年轻人吃白人饭和糊弄饭的背后自有一套哲学。

但换个角度想,打工人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只要他们吃了饭,又怎么能算得上真正的糊弄呢?

作者:律也人

责编:若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少禾美学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