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刚接触摄影的十几年前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说入门可更换镜头相机系统的第二支镜头/第一支定焦镜头,该选50mm F1.8(或等效&近似)。原因很简单,因为各家的该规格镜头可以让入门用户以最小的成本体验到大光圈的虚化效果。但随着大家的逐渐富裕和手机摄影的普及,我认为这个观念已经落伍了。如今最值得入手的第二支镜头应该是长焦镜头,且听我仔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如果想要体验虚化,不一定要选最便宜的50mm F1.8。我就来说说我自己,十多年前刚入门索尼单反的时候就买了人生中的第二支镜头和第三支镜头。我的选择是“既要还要”——腾龙90微距。因为我既要一定的长焦拍摄能力,又要有还不错的虚化效果(焦外硬大不了高斯模糊擦一擦),还要能拍微距,最后画质还得比50mm F1.8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龙老90微拍摄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相当好的, 我在大学期间拿腾龙90微拍出了相当多让我满意的照片,最后在陪伴了十多年后换成了另一支微距镜头。在大学期间我也买过美能达50/1.7old,但这支镜头确实差了90微很多,证明了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龙新90微VC拍摄

如今的入门用户已经没有像我们十几年前那样拮据了,购买力都相当惊人。但当年600块钱可入手的50mm F1.8现在同规格产品也就千来块钱,并没有涨价。既然有预算的情况下,干嘛还要再去买当初的“穷人三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如今手机的人像模式已经可以拍摄出计算出来的背景虚化效果了,同时入门级50mm F1.8定焦的虚化效果并不够强大。而长焦镜头给你带来的拍摄效果,是目前手机绝对给不到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龙50-400拍摄

虽然如今的无反时代,入门长焦镜头的价格已经从单反时代的千元级,飙升到了三千甚至五千级别。但想想十多年前我们有多少预算买新镜头,现在有多少预算买新镜头,同时千元级长焦什么画质,现在的入门长焦镜头什么画质。对比下来就会发现,我们的购买力真的强多了,同时镜头的画质也提升了好几个级别,这个价格绝对对得起它们的画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康24-200拍摄

而且也不要就把长焦镜头局限在70-300mm这样的入门规格,85mm/90mm甚至是等效超过100mm的长焦定焦也是长焦镜头哇。这些镜头既可以兼顾远距离目标的拍摄,也可以兼顾人像创作,虚化还更好,属于是现如今的“既要还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龙18-300拍摄

总的来说就是,如今的入门用户预算更多,长焦镜头相比于标准定焦用途更多,更适合与手机进行配合创作。所以我认为如今不该无脑继续给入门用户推荐清汤白水的标准定焦镜头了,长焦才是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