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49 岁陈奕迅在香港演唱会的新闻又上了热搜。
他清唱了几句《浮夸》,全场又沸腾了。
网友辣评:继伍佰之后,陈奕迅也加入了全国巡检队伍。
真的,听 47 岁的 Eason 唱《浮夸》,大有四两拨千斤之感。
这诱人程度,真的是快 50 岁的人的嗓子吗...
再往下翻,现在网友发明了一种新型催人来开演唱会的方法: 这什么歌手?有本事快点来我这儿开一场让我看看实力
感觉最近乐坛有一种新型卷法,就是“装老”。
降低大家的预期,然后让大家惊艳...
原来老的只有我们自己!!
1.
陈奕迅的《浮夸》现场,次次都是核能。
比如,唱到高音的时候,直接“翻车”:扔掉话筒,证明自己是真唱。
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唱的奇招,当时把网友都笑疯了。
比方 今年在台北站第五场,为了证明自己的声音有穿透力,直接盖上毛巾唱《浮夸》;

还有去年年底在香港的这一场,陈奕迅开玩笑说自己老了,整场都是假唱 —— 然后自己 cue 到这首《浮夸》,全场粉丝开始疯狂,最后陈奕迅风轻云淡说:这是圣诞礼物噢!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服老。
每次听到《浮夸》,都会想起它的来历,这是 C.Y.Kong 得知张国荣去世后所作的曲子,原名叫 depression,取自当年张国荣的遗书第一句,这首歌也表达 C.Y.Kong 听到这一讯息后的震撼与不解。
后来 YY 给曲子重新填词变成《浮夸》,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无奈,不被人重视,为了博人眼球,只得表现得浮夸。
改编后的作品和原作的意思不同,但思考的底色,还在那,尤其是最后那句,“别遗忘有人在为你声沙”。
有评论说,《浮夸》绝对是华语乐坛史上最难唱,也最具有艺术性的歌曲之一,撕心裂肺的高音,是歌者的试金石,也是听者的回忆在放声高歌。

Eason 最著名的这一版《浮夸》,真实到最后每一句都是嘶哑的,却正因此有哲思的力量。
陈奕迅恰恰就是用这首最难的《浮夸》,用音乐告诉大家他还可以折腾很久很久。
说到陈奕迅装老,之前也早就写过。
在演唱会上,歌迷让他安可,他直接求饶:我又不是张学友,毕竟 50 的人了...

但是看看这开巡演的尽头,还有马力十足的嗓音,真的想说一句,不要再装老!!
2.
被陈奕迅 cue 到的张学友,也曾经“装”过一阵子老。
疫情后的采访,他说:“我年纪大了,没以前唱得好了,我知道你们不会介意,但我会。”
听起来有点心酸,有些等待被检阅的徨迫。
但最近感觉歌神应该是彻底现原形了,在巡演上热力唱跳,丝毫不现老。
8 月 13 日晚上,张学友在马来西亚开演唱会。
唱到经典的《只想一生跟你走》时,可以明显看出他的状态不对劲。
动作有些不协调,手也一直抓着身边的栏杆。

唱了几句后,张学友需要从一个小斜坡上走下来,意外发生了。
他强撑着走了几步,身体突然失衡,摔倒在地,歌声戛然而止...
现场的观众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到,发出一阵惊呼声。
工作人员也马上冲上台,查看情况:本以为演出会中断一下, 但几秒过后,张学友又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重新开始正常唱跳。
虽然爬起来得很丝滑,完全没有影响演出效果,但网友还是有些心酸:歌神老了。
张学友解释说: “因为自小就患有耳水不平衡,每年差不多发作一次,一发作就天旋地转”。


耳水不平衡,是耳朵的一种疾病,发作时,会让人眩晕恶心。
而张学友说,这是他自小的病,其实演唱会前,就感觉到有些不适,所以还迟到了 8 分钟开场。
演唱会开始前半小时,张学友又开始头晕。 曾经想过临时取消演出,但“看到大家都坐好了,还是不能让大家再回去”,所以还是坚持开唱。
看他又劈叉又唱跳,真的没有觉得这是 62 岁的人。
不服老背后,全是对职业的热爱和敬业。
3.
继 40 多岁陈奕迅,60 多岁张学友之后,还有一位,现年 54 岁的陶喆,也加入假装老了的行列。
在社交平台很活跃的陶喆,乐于跟年轻人互动,现在的 00 后都叫他:陶爷爷,小老头:不管他知不知道这个称号,起码他很享受这种“代际差“的互动。
但一方面释放慈祥磁场,一方面,陶喆绝对是偷偷卷了起来...
最近网上冲浪看到了赫然一则:陶喆水平倒退至二十年前。
点开一听,好家伙,这明明是逆天回春!
唱着《小镇姑娘》的陶喆,高音一如二十年前利落,歌迷也都惊了...

其实五十多的陶喆早就悄悄开始回春了。
之前看他在 新加坡一家音乐小酒吧即兴表演,大合唱一出来,回忆瞬间超载。
而且比起年轻的时候动辄万人空巷,感觉这种松弛的环境,倒是也正对他 R&B 教父的称号。
随性就来,即兴而为,空间不大,但氛围满点。
之前我们写过不少次陶喆,上次用的标题是,倒不是凭空鸡汤,而是他这几年,大有卸下往日辉煌名头,回归本真做音乐,重新赢得热爱的态势;
陶喆在演唱会本想跨栏式互动结果不小心摔倒
他出道的年纪,正好是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内地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年代。
除了大环境,私生活也是频频受到社会关注。
不过在如今华语乐坛青黄不接的年头,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本以为已经从时代远离的 R&B 先驱,在一个并没有那么流量化的平台,开始认真做起了长视频;
陶喆在个人账号上做了一系列乐理分析节目,期期 15 分钟,要说光看互动点赞数那自然不如一些更流量的平台,但是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陶喆还是和 20 年前一样,对音乐,很执着。

这个账号的名称叫“陶喆的音乐产房”,也正好和他 20 年前的一则纪录片名称互文:《11 号产房》。
这部纪录片描述了陶喆在制作《黑色柳丁》这张专辑中的纠结、抓狂、沮丧、孤独...看完才真的发现如今像陶喆这样,肯花这么慢的时间去磨一张专辑的歌手,少之又少。
前几年,因为声带受损,加之年龄变大,之前商演也接太多,陶喆的倒嗓(Voice Change )问题很严重,但今年以来感觉状态好了不少!
最近的新编《流沙》,大家也记得去听听:
看到这些昔日乐坛杠把子,奋战在第一线力证自己没老,真的诸多感慨。
无论是花式证明自己不假唱的陈奕迅,还是用心耕耘音乐产房的陶喆,还是一字马的张学友,有些心酸,更多的是令人钦佩的敬业啊!
至于老,你们装你们的,我们只信我们听到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