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19讯(编辑 陈侃迪 林卓然)近日,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期货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暂不属于允许开展同业拆借业务的金融机构范围,希望未来期货公司可以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弥补短期资金缺口。

财联社注意到,中粮期货近期“动作频频”。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内容显示,中粮期货于2023年7月25日首次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融资规模高达5亿元之多。虽然与其他大型机构相比融资规模并不明显,但在期货行业该融资规模已属实不小。

根据期货业协会显示,从去年12月底至今,除了中粮期货还有6家期货公司发行了次级债。分别为天鸿期货、渤海期货、东亚期货、瑞奇期货、兴业期货和瑞达期货。其中融资较多的瑞奇期货公司共计发行了2亿元,以及兴业期货于6月26日发行了2.25亿元,但规模均远小于此次中粮期货的融资。

希望监管部门支持期货公司以公募方式发行次级债

吴浩军表示,受限于期货行业并非大众行业,一般投资者对其了解不多。同时,资本市场对于期货公司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上市效果仍待观望。

在公司的公告上显示,今年7月末,中粮期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5亿次级债券,债券证券简称为“23粮期C”,证券代码为“251836”。 吴浩军说”首次亮相就获得近30家投资机构的踊跃认购,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中粮期货经营业绩、发展战略和行业地位的高度认可。”

对于此次发行5亿元的次级债券,吴浩军还说到,中粮期货也将进一步夯实其资本实力及业务创新基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未来,希望监管部门支持期货公司以公募方式发行次级债,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旗下正拓展国际化平台,大股东为中粮资本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中粮期货最大股东是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拥有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三家交易所的全权会员资格,可代理国内大豆、豆粕、小麦、棉花、铜、铝、天然橡胶、燃料油等期货品种的交易业务。截至2023半年末,其资产规模314.23亿元,上半年净利润1.57亿元。

9月4日,中粮资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到,国际化业务方面,中粮期货紧抓国际业务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化平台布局,目前已获得香港证监会签发的1、2、4、5号牌照,逐步打造中粮境内外一体化的期货运营模式。

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中粮期货表示,公司始终以“金融服务实体”为主线,坚持“产业特色的衍生品金融服务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通过投研、运营、系统、考核等“一体化”发展方式,锻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业务底座,通过场内与场外,国内与国际、标品与非标、风险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四大融合”打造满足不同产业需要的多元化产品及服务体系。未来公司将在服务实体经济模式、产品探索创新方面持续发力,深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谱写行业发展新篇章。

在2023年最近一期的期货公司评级中显示,中粮期货为AA级期货公司。

期货公司净资产规模1901.42亿元,相比券商仍有巨大空间

根据中期协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全国150家期货公司总体净资产规模为1901.42亿元,净资本为1145.31亿元。其中还有众多中小型期货公司净资本不超过1亿元。

这一规模与其他动辄百亿的证券或信托等金融机构相比仍显“渺小”,期货公司的资金体量目前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监管层近年来也多次明确表示鼓励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在A股上市。

华泰期货总经理对此认为,除了次级债务外,增加其他由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可计入核心净资本的方式,比如由母公司提供的担保承诺等;二是建议放开融资渠道,允许期货公司发行体现期货特色的收益凭证、短期融资债等;三是关于“次级债计入净资本的数额不得超过净资本(不含次级债累计计入净资本的数额)的30%”的规定,建议恢复为不得超过50%,以扩大期货公司可借入次级债的规模。